忙碌了一天,终于可以休息啦。正好,也可以和爸爸妈妈好好电话聊个天,汇报一周的生活状况,给父母报个平安。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生活的城市已经成为父母关心的城市。每一次通话,他们总是比我们自己都清楚的说出我们生活城市的大大小小新闻,哪怕是每天天气状况,他们都了如指掌。正如杭州这两天即将迎来“台风”,他们总是千叮嘱万嘱咐的让我们注意安全,尽量少出门。可怜天下父母心,在他们眼里,我们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孩子。
已来杭州整整4年零16天,2014年大概也是这个季节,我和几个小伙伴初进社会,清楚记得,我兜里只有200元钱。那时暑假,好多人考完试便回家拿了生活费。对于要强的我来说,既然工作了,便不会再伸手问家里要一分钱。
初进单位工作,2500元的工资,除去房租、水电费、物业费、生活费、通讯费以及交通费,几乎所剩无几。那时,我还是负债累累,大一大二学费使用了无息贷款,我没有告诉父母,自己偷偷攒钱把它还清了。紧接着,大三我报名参加了南理工本科课程学习,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没有问家里开口要一分钱,凭借自己的努力取得了7200元奖学金(卓越奖学金4000元,校一等奖学金1200元,南信之星候选人500元,优秀工作者500,栖霞区草根志愿者1000元)以及每个月300元思政部办公室勤工俭学工资。本科文凭的学费和生活费,自己全部搞定。
至今都深刻记得200元存活一个月的经历,有时接到父母的电话,总是笑嘻嘻的告诉他们一切安好,殊不知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窘迫。这样的生活,整整维持了一年时间才慢慢好转。现在看到新报道的小学妹,突然开始有些小羡慕了,至少她来杭州还有父母陪伴,衣食住行都会有人帮忙打理。
面对租房问题,我们也是兜兜转转4年换了3次房子,每一次合租,总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不欢而散。如今,我们在镇上单租了一套小房子,虽然有些老旧,至少我们住的还算舒心,有亲人、有温暖的地方便是家。可能个人比较节俭吧,对住宿条件要求不高,有床有桌子便好,我更愿意把存留的钱用在刀刃上。恰恰相反,我和我闺蜜的想法完全不同,4000元的工资,她更愿意花2000多元住个舒适的好房子。
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从校园毕业到初进职场,能遇到个真心帮你的人,确实不易。可能我的运气还不错,在实验室在办公室都有个很好的师傅带,我也更愿意好好去学习,努力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