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视力发育可以分为下面几个阶段:最早的在母体怀孕的第四周开始,胎儿的视觉细胞就已经形成,到第六个月的时候,开始发育眼球结构体,出生一周的视力基本上都是很差的,在0.01到0.05,一个月的时候,视力发育到0.05到0.1,而1岁的时候0.1到0.3,3岁的时候视力发育0.4到0.8左右,5岁以后视力要达到0.8到1.0,一直到14周岁才能固定下来。
儿童视力发育过中不停的发展,在三岁视力之前,我们称之为视力的可塑期。如果在发育的过程中,视线被遮住,或者说由于某种因素导致的视力减退,那么视力将无法继续发育,甚至是退化,到6岁的时候,视力应该达到1.0以上,光感立体与视觉平衡已经建立完成。
如果无法达到1.0或者偶尔出现斜视,眯眼等现象,就必须查出来原因。如果发现是弱视或者是假性近视,还有挽救的机会,早发现早矫正。一旦过了14周岁,那么矫正的机会就十分渺茫了。
【孩子正常情况下多久检查一次视力】
视力发育的过程中,14周岁以前,很多孩子因为看电视或者长时间的玩手机,有可能出现视力严重的下滑,我们通常建议家长一到两个月一定要给孩子检查,以防视力出现下滑。及早发现,对于近视来说,是非常好的防控措施。
【孩子检查视力应该去哪些地方】
我们很多家长都有一个误区:感觉孩子视力一旦出现问题之后,就必须去医院才能发现,其实不然。
很多时候,在学校体检的时候,也可以发现孩子的视力问题。
学校体检每半年做一次,平时可以在家里挂一张家用的视力表,给孩子做一个简单的视力检查,学校周围也有一些视力矫正机构、保健机构也可以简单给孩子检查视力,检查视力的时候,一定要找一个专业的品牌视力矫正机构,在检查的过程中,除了要检查裸眼视力,另外一定要检查屈光度,也就是通常讲的电脑验光,看下孩子的屈光度是多少。
我们建议家长1个月到一个半月,把我们这些视力情况都检查一遍,这样才能早发现早矫正。
孩子在家应该如何保护视力
影响视力有三个大的因素:首先是的遗传,另外是环境因素,第三个是营养。
如果孩子的视力出现问题,大多数是因为家里的用眼环境,用不良用眼环境会导致视力下降,在家庭用眼的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1.不要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因为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会导致眼睛的过度调节,导致我们的晶体弹性下降,从而引起近视。
2.注意周围的光线,不要过强或过弱,过弱或过强的光线都会引起视疲劳,进而引发近视。
3在家庭用眼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孩子写作业的时间。我们建议孩子写半个小时作业望远5分钟,在家庭用眼过程中,望远是最好的一种让眼睛休息的方式。
让眼睛放松下来,其实是一个预防近视的过程,也是对孩子视力的一个最好的保护。
易视界,您身边的视力提升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