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母亲湖” 《洱海相册》图片展

鱼翔水底,水草摇曳,海菜花开。

紫水鸡漫步湿地,白鹭鸶屹立枝头。

生态廊道横空出世,惊艳高原。

每一幅照片栩栩如生,每一个镜头细腻动人。

这是摄影师眼中的洱海世界,这是照像机捕捉的精彩瞬间。洱海孕育的芸芸众生,讲述着生物多样、生命多彩的故事!记录着人们关于一个伟大湖泊的所有记忆;这是山水田林湖、虫鱼花鸟谷等万物与人类一起,在母亲湖的怀抱里进行的一次欢乐大合唱。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喜迎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今年10月在昆明举行之际,为了充分展示大理州委、州人民政府和全州各族人民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殷殷嘱托,近年来在洱海流域保护治理方面取得的阶段性重大成效,充分反映洱海流域所代表的大理生物多样性之美、人与自然相依共生的生命之光,充分体现“万物生长,万物和谐”的大理良好生态文明成果,我们特编辑《洱海相册》摄影集。在此,以“永远的母亲湖”为题,对相册图片予以展出,以此作为敬献给党和祖国的一曲生态赞歌。

展览通过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至今的影像记录,展示了洱海100多年的沧桑变迁和历史景深。200多幅精美图片,展现了大理各族人民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坚持生态优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画卷。

愿本次展览影像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和力量,召唤我们更加敬畏洱海、热爱洱海,激励我们更加珍惜洱海、守护好洱海!

 · 洱海历史 · 

350多万年前,在喜马拉雅巨大运动的天崩地陷中,洱海诞生。5000年前,大理的先民开始在苍山洱海区域耕种、放牧,渔猎。近百年的多次考古证明,云南文明的曙光,最早在洱海上空升起。玉洱银苍,孕育出南诏国与大理国500多年的壮丽文明,滋养出风花雪月的绝世胜景,谱写出多元文化与自然和谐共荣的典范。

洱海是大理人民的生命摇篮,是闻名于世的高原明珠。这片蓝色的水域,承载着大理昨天的辉煌,今天的福祉和明天的梦想。

 · 生物多样性 · 

百溪奔腾入湖,洱海日夜流淌。73种浮游生物、39种鱼类畅游水间,80种水禽及鸟类栖息洱海之滨,数量为云南湖泊之冠,151种水生植物在波光水影中蓬勃生长。洱海的每一滴水珠,因为滋润万物,闪烁着耀眼的七彩光芒。

是洱海,让大理这片土地成为所有生命的乐园。云南是全球34个物种最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而大理在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格局中具有关键的作用和特殊的价值,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最有成效的地区之一。洱海流域的每一幅画面,都呈现出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的丰富、神奇与绮丽

 · 生态廊道 · 

这是环绕高原湖泊的巨型花环,129公里长的环湖生态廊道,带来了900个足球场大的生态湿地和湖滨缓冲带及5个湿地恢复科研基地,成为洱海最后一道生态保护屏障,实现了从“人进湖退”到“人退湖进”的历史性转变。

这里,湖水与村庄亲近,人们与鱼群相视,飞鸟与绿树共舞,一步一景,每景生情,廊道串联起湿地、池塘、溪流、古镇古村,将城市景观与乡土村落融汇结合,自然气息和人文气质交相呼应,抒写出一部壮丽的“绿色史诗”。洱海生态廊道己成为大理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集大成者,成为从历史深处走向未来的大理自然文化新地标!

在洱海的怀抱里,让我们与万物一起清新呼吸,相依相伴,生生不息。

来源:大理摄影家(ID:dlzsyjxhgzh)

更详细的图册请查看公众号:最大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