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花生(散文)

图片发自简书App

        自打年轻时离家,在外生活了若干年后,还是觉得家乡的花生好吃。不论是生吃,或拌凉菜,都透出一种纯正的家乡味儿。

        爱吃老家产的土花生,也许是家乡情结的缘故,也许就是它真的好吃呢。当我们这些常年在外的游子,好不容易聚在一起的时候,总少不了关于家乡花生的话题,谈到深处,还会附带地把小时候偷吃花生的事搬出来,议论半天…在旁的妻子,听得心领神会了,就把家里的存货端出来,让大家解解嘴馋。那些存了本来就不多的土花生,还是我们舍不得吃才留下来的。

        面对货真价实体小肉香的家乡花生,老乡们手嘴忙个不停。等末了走人时,有人还讨好地留下话尾:“谢谢嫂子,就知道我们好吃这个…”一一这埋下的“伏笔”,不外乎是想下次来的时候,还能有吃的。

        领会了意思的妻子,便无所谓地回应道: “放心吧,只要家里有,都会拿出来给大家吃的”,看到他们尽兴的样子,她心里也有些美滋滋的,望我一眼又补充似地说,我们家的花生,就是在这种“场合”里吃完的。

      花生是从一千多公里以外的四川老家弄来的。每年春节回家,家里人都会把带壳的生花生炒熟,在聊天的当儿吃零碎。母亲还在凉菜里加入舂了的花生瓣。花生瓣又香又脆,带动了菜的芳香。每次离开家的时候,花生都会作为土特产塞满我们的行囊。

        我们不能回家的那些年,家人们就把花生快递过来。几乎年年如此,成了习惯。

        妻子知道我有爱吃花生的嗜好,以前不大爱做菜的她,为了把不同口味的花生搬上餐桌,费了很多心思,学会了有花生掺合进来的好几道菜。加进花生瓣的凉菜就是在母亲那里学来的,开始她做的菜味道并不好,只是在她多次请教后,我们终于也能吃上家乡正宗的凉拌菜味儿了。有时,老乡们聚在一起喝酒,她也会动着心思,给我们炸一盘花生米下酒,在炸好的花生米上洒点白糖或食盐,金黄的花生米粒脆得可口……这都是她后来常做的拿手菜了。

        关于我对花生执着的“感情”,并不知道情况的妻子,总想弄个究竟。我告诉她那完全是缘于一种对乡土的深情。

        这也难怪从小生活在城里的她,与从小生活在农村的我,隔着一个陌生的世界。虽然婚后我们在情感上彼此融入,但毕竟以前生活的轨迹不尽相同。我寻思,她也许是想以花生为出发点,了解我成长的过程吧。基于此,我给她讲起了花生伴我长大的故事。

        “你现在看到的这些拓宽的路面,还铺上了沥青,成了柏油路,泥土不沾脚,没有坑凹,道路两旁不见枝枝蔓蔓的柴草,在我从出生到离开家乡时的广大农村,可不是这样的…”

        有一年回家,妻子见到满眼的绿色和盛开在山间的野花,很是羡慕乡下的生活。看她那样子,大有一种要从此住下来,不想再走的感觉。“那个时候,农村是不是很贫穷?”她好奇地问我。

        “当时,根深蒂固的贫穷,直接导致了吃不饱饭、穿不暖衣,花生成了稀罕物…”

        她一脸茫然地望着我,似乎在寻找着答案。

        接下来,我就把花生之所以成为稀罕物的事,向她作了说明。

        由于我们家所在的那个村庄,座落在山顶上,田地里种的粮不够吃,山坡上长的柴不够烧,但乡亲们还得从年头忙到年尾,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个年份上。

        生产队的那些粮田,年年在深耕细作,年年都用牛圈里的农家肥肥田,土地不可谓不肥沃,但就是全村一百多号人,饿肚子的不在少数。所以,绝大部分的粮田里都种上了糊口的包谷、麦子、稻谷,连那些田边地角也兼种上了红苕黄豆之类的辅粮。

        那时,花生的存在有点尴尬。尽管每年要上交的公粮里,也有数量不多的花生,但大家还是舍不得拿好田好地来种它。因为花生吃不饱肚子不说,虽然作为经济作物,却没有交流的市场,人们辛苦存下的钱,只会用来买可以当顿吃的小麦包谷和稻谷。

        我们生产队种花生的地方,年年都在那个地段上,从没有改变过。因为比较集中的樟木树地、枣树地、过路地…它们在山脚下连成片,是方便日后看管的。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们土层浅,又被周围的树歇着,根本种不了主粮。但每年施在地里的农家粮,到底让花生颗粒饱满,产量不减。

        每到播种花生的季节,人们从生产队封存的仓库里取出精心保管的花生来,集中全队的劳动力,大庭广众下去壳取米,拌上茅坑里的人畜粪便和有毒的“乐果”,将种子播在那几个准备好了的地里。

        之所以要拌上那些恶心的东西,大人们的解释是,“乐果”可以防止喜雀斑鸠之类的鸟来偷吃花生。但至于为什么还拌上人畜粪便,我们就弄不懂了。在山坡上放牛的时候,尽管有人也想去从刚播种的花生地里掏些花生米来吃,一想起那些恶心物,就立即打消了念头。也许大人们的目的正在于此吧!

        贪吃花生的念头,在我五六岁的时候,使我挨了一顿饱打。有天下午,我把牛拴在树桩上,就在青绿的花生地里动起了歪脑筋,我扯起有好几十丛花生苗来,发现只开花的花生苗,一个可以吃的果子也没有,后来我把它们全栽下,可都蔫得不成样子了……生产队长因此扣了我们家当年应分的花生,作为惩罚。

        至今我还记得,当花生成熟的时候,家家派出劳力,晚上在花生地旁蹲守。我也挣过这样的工分,只是与我结伴出工的爷爷叔叔们,他们全都正统严肃,没一个让我做过一次监守自盗的事来。

        开始当小学生的那几年,我放学路过花生地旁,还有叔叔阿姨们从他们正淘着花生的红苕蔸子里抓出花生来给我,我那时手很小,拿不了几颗。不过这也让我有了小小的满足,那花生上沾着的泥巴,很快把我的嘴也弄脏了。后来,我长大了,大人们不再像小时候那样抓几颗花生哄我了,我从他们面前经过,他们装做什么也没看见的样子,只忙手上的活儿。我也没好意思向他们讨要花生吃了。

        假期里,我在下了雨的晒场上拣拾芽豆。没有全干的花生,堆在另外一间屋子里,门上了锁。钥匙由仓库保管员一人拿着。

        “发点忙,快把那些淋雨的芽豆都拣了,我还有奖励……”保管员要么看到了我异样的眼神,要么猜透了我的心思,他吊起我贪吃的胃口了。

        我猜那奖励一定是花生。果不其然,当我把最后一撮箕芽豆倒给他的时候,他狡黠地捧出了事先准备给我的花生。

        却是不饱满的嫩子花生。尽管有些失落,我还是“谢谢”地接进了衣服包里。

        生产队在花生收获的旺季,储备下了公粮后,把多余的活花生作为口粮分下户。那段时间,母亲把老花生选出后,晒在院坝里,嫩子花生加上些盐在锅里煮,这样也可以充饥。她说嫩子花生一定要煮熟吃才能吃的上嘴,不然等晒干了,就瘪得什么也吃不到了。

        我们家晒干的老花生,少得有些可怜。它每年都被保管在父母卧室的木柜子里。许是因为在那里不方便偷拿,即便能偷拿,厚重的木柜子门也成了一大障碍。

        那个木柜子简直就是一个小仓库,有米篓、面篓,还有花生篓,连杀年猪后炼了油的油渣,也放进了那柜子里。每当柜门一打开,从柜内散发出来的香气就扑鼻而来。

        每次打开柜门舀米舀面的时候,我就随手摸出几颗花生,放进自己的裤包里,供闲下来享用。…

        在那个年龄段,肚子天天都有一种饥饿感。感觉从来就没把花生吃饱过。正因此,我才会把放着的牛拴好,在收了花生的地里用锄头刨、用镰刀剜,捡到的泥花生能把两个裤包鼓得涨涨的…;正因此,我才盼望到舅舅们家去的日子早点到来,他们那河边的滩头上,种有“三米子”的大花生,虽然与我们高山上“两米子”的小花生相比,那肉质尽管有些粗糙,却是另外一种新奇的味儿……

        “你说的这些都是真的吗?全发生在你小时候的身上了?”妻子的眼眶有些湿润,她发现我在看她,忙这样问道。

        我说“是的”时,心里涌出一种酸酸的味道来。因为还有一桩往事,让我辛酸,但我不能说出来一一

        很早就断了奶的我,面黄饥瘦,是奶奶把花生与大米泡在一起,天天用石臼舂,给我做米糊吃一一我增加了营养,在年龄的驱使下长了个头。

        “现在的农村,情况可比以前好多了,我们那遥远的山村通了柏油路,煤油灯早换上了电灯,挑水的扁担已经作古,取代它的是自来水直接进家了,山泉水随时存放在环保的管道里,笼头一开清水自来…”我扭转了话题,给妻子介绍起了她不知道的新情况。

        “那就好了,不用再吃那么多的苦了”,妻子又有意提到了花生。我知道她是想以此宽慰我,她说:“以后老家拿来的花生,都让你一个人吃个饱”。

        “放心,我保证百吃不腻,更不会撑着的”。我打趣地回她。

        妻子常常开玩笑说,你们两爷子,不但五官长得像,连兴趣爱好都是出奇的相同。

        她说的是儿子对花生情有独钟的事。老家拿来的花生,有相当一部分是进了儿子的口袋。

        每早上学之前,儿子总要抓一大把花生放在书包里,还美其名曰说同学也要吃。放学回来,书包一丢,又去存放花生的地方先吃上几颗,才会做作业。怕我说他习惯不好,妻子私底下忙给我解释,吃生花生养胃,吃红花生补血。

        有一年回老家,率性的儿子站在一块花生地前,非要学着我当年的样子从土里扯出花生来。所不同的是,当年的我是为了填饱肚子,而今天的他,却是任性地要满足好奇。“我就想看看嘛,它长在土里是个什么样子的…”他说。

        “花生才在开花,下面还什么都没长”,我向他解释,他什么话都听不进去,非要一看。

        他扯出的那一丛花生,果真还来不及长成,只有伸入泥土的根须,就与我当年看到的一样…

        儿子拿着他扯起的那一丛花生认真看,看了很久,先把绿叶丛中的小花朵儿,满有兴致地摘下来,又把底下的“小不点儿”也摘下来了,装进塑料袋里提着,脸上终于露出了满足的微笑。

        我望着身后那一地的花生苗,它们正绿郁葱葱地接受着微风的问候。仿佛我的童年也在身旁,花生地要迎接我回童年的梦乡。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384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845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148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640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731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712评论 1 29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703评论 3 41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473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915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227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384评论 1 34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063评论 5 34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706评论 3 324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30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53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321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24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