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这是一本关于如何阅读的方法论书籍,作者从时间管理、如何选书、快读、精读、分享、运用6个方面,以通俗易懂的文笔、个人自身的经历,告诉读者如何阅读。
二、细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1、时间管理方面,她首先提出没时间是个伪命题,想想我们一天的时间去哪了?比如刷手机、看电视、玩游戏等,并指出,老是说读书没时间,只不过是个人头脑里,并没有把读书这件事的排序放在更高的级别,反而放在了以上事件的最低级,故而才“没时间”,那如何从头脑心中把读书这件事放在更好的序列等级,接下来便提出读书的好处,她首先提出读书并不是”腹有诗书气自华“那种”虚“的好处,而是实实在在的好处,一是在我们中国,读书改变命运已是最经济方便快捷的道路,二是我们的生活就是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一要认识二要方法,读书是成本最低的路径之一,三是获得乐趣,你跟随文字背后的人物、历史、万事万物,读出思想、感情、经历,从而获得满足与乐趣,四是提升自我,丰富人生,你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从文字中得以开阔、树立、丰富,提升你的认知。既然这么多好处,我们怎样才能做才能让自己有时间读书呢?接下来分别细化目标、时间管理的11个策略,结合自己的经历、app等,提出如何管理时间。
2、如何选书方面,她分别以上榜书为目标,通过当当、京东、亚马逊3家电商平台选书,以跟随别人、集齐你喜欢的作者全套书籍,以主题寻找相关书籍等方法去找书,接着提出从书名、序、目录、封面和封底的内容简介、后记等方面去判别一本书是否符合值得你去阅读,怎么去排除劣质书。
3、如何快读方面,指出阅读速度与理解力是一种正比的关系,要不然就是水过鸭背读,而读的慢的原因是默念、逐字、停顿、阅读能力【专注的能力、视线抓取文字的能力、大脑处理与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不足、书籍超出你的舒适圈、书籍本身的问题等原因,那么如何才能读得快呢,一是指读,先是从左到右,后是从上到下,慢慢训练速度,二是关键字阅读法,省略非关键信息也就是辅助词形容词,只看主谓宾。
4、精读方面,首先提出经典书、理论书、专业书、你感兴趣的书,都可以精读,接着说精读并不是记忆背诵,精读的要义在于理解掌握融入并化为己用,做到概括书的内容和框架,攻克难点疑点。以反复读、抄写、背诵、悠然沉浸式读、做笔记、标注、摘抄、思维导图为方法。
5、分享方面,这是一种主动学习,可以讲述、发朋友圈微博社区分享、书评、读书会等,
6、运用方面,“读书是二手经验,而生活才是一手经验,缺乏生活的阅读是无效的”,意指生活是第一的,读书只不过是服务于生活,此时的阅读才是有效的,参照读书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列出文学类作品能让每一个走向死亡的生命变更更丰盈、更自由、更价值,学科知识类能让你更专业,方法论类能让你解决问题
三、说得有道理吗
观点都不新颖,作者结合自身,以更多的实例来写读书的全过程,并给出自己的阅读书单
四、跟我什么关系【意义、重要、必要、启发】
1、新学到的或有感触的
所谓没时间,就是一部分人没有把读书这件事放在时间排序的前面位置。
我的经验是,那么名头太大,意义太深远的书籍,其实并不适合普通人
听书,几分钟听完一本书:看后可以对照交流,看前可以预习,甚至不用再去看原文
比如樊登讲书,融入了他的见解与经验,看完本书再去听他讲,会有更多收获。有些内容比较浅的实用类图书,听他讲完基本就不用再去看了。
学会与本土文化接开距离,从多个视角看待本土文化,这对人的思维也是一种拓展,很多东西变得不再那么理所当然。
什么是畅销书
把你已经知道的事情,用你不知道的方法再说一遍,把刚刚的说法再重复一遍,再举一些例子,再重复一遍,进行总结。
读相对你来说较困难的书,就是体育运动,你想要进步取得更好的成绩,你要次次突破自己,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如果只在原来的范围内练习,就不会有更好的成绩。如舒适圈一个道理。
大脑的运转速度很快,只有与大脑运转速度保持一致的阅读速度,才能发挥最高的理解力,否则闲置的大脑就会走神。
孩子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更好的方法是鼓励他猜一猜,或者干脆直接跳过去,先读完,再解决问题。
阅读能力是一种十分综合的能力的,包括专注的能力,视线抓取文字的能力,大脑处理与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任何一方面跟不上,都会导致阅读速度慢。
专注力被认为是智力的五个基本因素之一,是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的准备状态。
什么书需要精读呢?专业书、理论书、经典书、提升你思想的书、与你有缘的书
理解->记忆->掌握->融入->指导
不要再发愁记不住你看过的书了,理解作者的意图,掌握他的观点,将其中的一部分融入自己的思想,这就是读书最大的意义。
我们想坚持一件事,一定不要完全依靠意志力,而要掌握这样一个法则:40%的兴趣+40%的需要+20%的意志。
通读->标注->重点重读->书中案例->自身案例
先通读一遍,大概知道全书讲了一些什么方法,然后再把我特别需要的的内容标注出来重读。但这远远不够,我还做了一件事,就是将其中的案例提出来
读书是二手经验,生活才是一手经验,缺乏生活经验的阅读是无效的。
文学能避免我们陷入庸常的陷阱,为我们找到意义的阀门。文学存在的价值,在于让每一个注定走向死亡的生命变得更丰盛、更自由。
观察是最难的,很容易和主观评判相混淆,我们要用语言来描述观察到的行为,而不是用添油加醋的带情绪的表达。也喜欢用评判来代替感受。
“观察-感受-需要-请求”的四个步骤简直是一切沟通的基石,各种眼花缭乱的话术,其实都有着大同小异的心理基础。
2、行动
只要有时间,就要想到有书的乐趣,把阅读排序在第一
再一次明白阅读与记忆,阅读的最终目的,但记忆还是很重要的一环,我需要把它做成记忆卡
收获几本书籍推荐:心理学和情感与育儿,放在记忆卡里,再把他放在微信读书里ok
阅读与生活,阅读与运用,举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