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格漫运营至今做了一个复盘,突然意识到公司业务的局限性,根本原因是来源于我个人人生轨迹的局限。
专业泛泛,在广度和深度上都一般,然而,决策产生依赖于专业准确的专业知识,换句话来说就是沉淀不够,这对于我来说是致命的弱点。
从初中起,不能偏科,是学校大会上最常被强调的话题。我的目标就在德智体美劳的优秀三好学生,所以在时间精力的安排上,也倾向于把各科成绩提升到90分。
整个学生时代的中心都是围绕着考试,老师们讲的道理就是我奉行的真理。
记得在讲科学的应试策略时是这么说的,从60分到90分很容易,只要把基础知识掌握好了,细心答题,基本能达到的分值。
可是,从90分到分,只有不到5%的学生才能达到。
当时的我,简直不能更赞同了,以此作为我最灯塔,指引着我整个学生时代,并且受益匪浅。
每个科目我都懂,每个科目的成绩我都优秀,每个科目的老师都喜欢我......
今晚做复盘,我一直苦苦思索为什么公司业务到了这个量级,就无法再往上走了。然后意识到,作为社会人摸爬滚打的这10年,尽管环境和规则早已变了,我的思维还是停留在学生时代。
潜意识里觉得,我的课业很忙,100分的竞争太过去激烈,我的时间不够。最好最科学的方式是合理安排好各科的时间,能冲刺到90分是最好结果了,也够了!
多么可怕的潜意识,哪怕步入社会的我有了更大的自由度,有了更多的选择权,仍然没能跳出学生时代的框框,不敢去突破那10分的限制!
本可以选择冲向卓越,却一直缩在小时候的安全窝里,不敢踏出半步。
真是一个悲伤的成人童话!
老师们说掌握基础的优秀水平,在作为社会人的环境里,只能是勉强及格,而后,若不能保持学习,将会降为平庸。
社会环境有很多的机会,很多的条件,我能自主地选择一个突破口去精进,去挑战100分。而我却忽略了这个优势!
以成长阶段界定,现阶段的我只有5,6岁,刚刚走得稳,基本可以表达自己。却不能理解,无法感受奔跑起来,跳跃和歌唱带来的快乐。是我将这种快乐掐死在萌芽阶段!
这样的认知,让我彻夜难眠!
曾经忽略的10分考分差距,已成为实际年龄和社会年龄28年差距的现实,能不浮躁,能不迷茫吗?
这就是我的中年危机!
长期性地对自己生存环境缺乏感知!
固步自封,画地为牢把自己圈养在舒适区!
没有关照,省视自己的真正索求。
因此,目标感缺失,人生节奏混乱,没有自己的思想!每一天都是煎熬!
缕了一晚的思路,把12件计划要做的事情,做减法,把无法删减的两件做为2019年的目标,做了落地规划!
天亮了,我也仿佛又找到了新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