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前两句说如何快乐,后一句说如何不生气。

学而时习的习,不是温习,是实践。

没有人为了考试温习功课是开心快乐的。

而学有所成,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难道还有比这更喜悦的事吗?

所谓学,学的是什么?

只是技能、知识吗?

不是。

任何事做到深处,都是做人。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现代的话叫构建自己的价值观。

有朋自远方来,多远才算远?

有了互联网,已经天涯若比邻了,但是每天你与这么多人沟通、闲聊,他们中有几个朋呢?

大家或者为了共同利益聚在一起,或者只是酒肉朋友喝酒吃肉聊以自娱,这些能算朋友吗?

而真正与你志同道合的,终其一生,能得几人?

志不同道不合,近在咫尺亦是天涯。

当你有一天,真的发现一个人与你志趣相投时,那种快乐没经历的人恐怕都难以想象吧?

那才是不亦乐乎。

如此,

后一句话也就好理解了:

人不知,是别人不理解你,不知道你的志向、你的为人、你的动机,所以不论你说什么、做什么总是有人挑三拣四、有人冷嘲热讽、有人推三阻四、更有人拆台捣乱。

一个人注定是孤独的,这不是修辞,而是一个客观事实。

他是人的思维模式所决定的,天生如此,从根上就已注定。

所以,你无从埋怨,更没理由迁怒于人,因为你同样无法理解他人。

这世上哪有同理心,哪有共情呢?

君子,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想成事,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

不是论语告诉你如何治天下,

而是当你为天下苍生鞠躬尽瘁,

却被骂得狗血喷头、体无完肤、无以慰藉时,

翻开论语,千年前的良师益友正以温和而坚毅的目光注视着你,

他的话穿越时空给你莫大的精神鼓舞,

让你觉得并不孤独,至少还有他与你同行,

这就是有朋自远方来,

远方何止有时间空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