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爱普生涯线下沙龙,英子老师讲招聘,身为94年的资深HR,招聘心理学在她这里运用自如,还有大量的实践案例,让我们在座的很多80后都叹为观止!可以说是把老板的心理揣摩的透透的,后面的讨论环节,因为时间的关系,我没有把我的问题抛出来。
就是在公司里有一种隐形的高管,叫做老板的亲戚,碰到这种,我们该如何处理;我想职场身受这类人祸害的应该不在少数,最担心的是能吹老板耳边风的那一类!随着这几年识人技术的完善,我越来越觉得选择壮大自己的实力,然后悄悄的离开是上上策啦!
中国传统社会与西方社会最大的不同就是我们是攀关系、讲交情,人家是订契约、谈利益。
我们有时觉得西方国家的人太冷漠,但仔细想想,其实这样做好处太多了。
创业初期跟一同行闲聊,当时他挺有感触地跟我讲了件事,他们家二宝刚出生的那段时间,两边老人不方便来帮忙,他就想请个保姆。
但老人一听说保姆的工资比自己的退休金还高,就举荐了一个远房亲戚,说管吃住就行,也不要工资。
一开始他跟老婆感激不尽,还特地重新布置了客房。谁知不到三天,他就意识到问题。亲戚不按老婆叮嘱的方式冲牛奶,抱孩子的姿势也不对,换尿片更是看得你急眼……
但他跟老婆还不能发火,毕竟人家没有拿你工资。就算是「提醒」也要注意语气,实在太憋屈。
后来终于找了借口送走亲戚,果断请了月薪上万的保姆,贵是贵,但省心啊。而且对方也会因为拿了这份钱,做事格外专业负责。
市场化社会的省心之处,与其用免费的「熟人」,不如让陌生人赚钱。
而且我一直认为,不占「熟人」便宜,是人际交往中的最高修养。
利用「人情」为自己谋利无异于买椟还珠,维持一段关系最高级的方式,就是明算账。
只要涉及商业合作,我们就讲价钱,谈利益。如果你跟我说,就当帮我忙,那不好意思,我们还是做普通朋友吧。
我们说良禽择木而栖,HR这个岗位更是如此,记得要看老板的格局,老板的人品;如果你遇到的是一个“公私”不分的老板,那么请放下自己坚持的那份情怀,另择良主喽!这么看来,我们不止是帮老板招聘,还在帮候选人择业,任重道远,努力吧,各位!也充分证明了识人的重要性,并且要全息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