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拥有杰出的文学才华和艺术天赋,也经历了深沉的悲哀和痛苦,命运似乎更喜欢看她伤心时的美丽,给了她太多的泪水和忧愁。她三次嫁人,生有两个匈奴儿子,她叫蔡文姬,她用泪水写诗。
多说一句
蔡文姬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蔡邕的女儿,她的原名叫蔡琰,字昭姬,后来因为避司马昭的讳才改文姬。对于现代很多00后而言,蔡文姬可能就只是一个王者荣耀里的英雄,能加血,能辅助,除此以外别无所知。不敢说这是中国新一代的悲哀,但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种不好的现象。在此也希望新生代不要沉迷游戏,能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有更多的了解。
题外话少说,言归正传。
1
蔡邕在文学、书法、音乐几个艺术领域都很有盛名,蔡文姬也继承了父亲的艺术天赋。
在蔡文姬九岁的时候,父亲蔡邕在夜里弹琴,蔡邕不小心把第一根琴弦弹断了,蔡文姬一下子就听出来了,出声告诉父亲第一根弦断了。蔡邕以为蔡文姬只是侥幸猜对,于是他又故意弹断了第四根弦,问蔡文姬这次是第几根。蔡文姬马上回答是第四根。
文姬的音乐天赋令其父感到惊讶,在他的精心栽培下,蔡文姬也成为了弹琴高手。
2
文姬第一次的婚姻和卓文君很相似。
蔡文姬也是十六岁嫁人,她的第一任丈夫是河东卫家的少爷卫仲道,卫仲道是名将卫青的后人,名门之后,人也不很错,有一定才华。蔡文姬和卫仲道也算是门当户对,很般配的一对,应该可以过得很幸福,只是很可惜卫仲道没这个福气,婚后不久就因病去世了。
卫家人觉得是文姬克死了丈夫,文姬很气愤,两人又无儿无女,她就直接跑回娘家生活了。
3
东汉末年,战乱纷争四起,生活在这样一个乱世年代,给蔡文姬的人生增添了许多曲折和悲哀。由于中原的纷乱,匈奴趁机劫掠,蔡文姬很不幸被掳到了匈奴,成为了左贤王的妻子。
在这片远离故土的异域他乡,蔡文姬生活了十二年,还生下了两个儿子。
背井离乡更兼水土不服,对故乡故人的思念以及对气候环境的不适应,蔡文姬遭受着身心上的双重折磨,给她的身体埋下了病根。
在匈奴生活的日子里,蔡文姬学会了异域的乐器胡笳,她把自己的悲苦的心情和遭遇都在表达在了音乐上,创作出了《胡笳十八拍》。
4
后来曹操基本平定了北方,可以停下来稍微喘口气的曹操想起来自己以前的老师蔡邕,得知蔡邕的女儿蔡文姬在匈奴之后,曹操便派人带了千两黄金前往匈奴与左贤王交涉,希望赎回蔡文姬。
出于曹操的威慑,左贤王也不得不答应,左贤王允许蔡文姬返回中原,但不能带走两个孩子,因为两个孩子是匈奴人。一边是割舍不下的母子情深,一边是日夜牵挂的故土,蔡文姬也很难抉择,经受一番心里折磨之后,蔡文姬艰难地选择了后者。
5
曹操接回了蔡文姬,这时候蔡文姬已经三十五岁了,为了安顿蔡文姬,曹操把她再次嫁给了自己部下的大臣董祀。有一回董祀犯了错,罪当处死,处斩的文书已经送出去了,蔡文姬去找曹操求情。
这时候曹操正在和宴请公卿名士,蔡文姬披头赤脚进来磕头求情,言语间的哀伤痛苦令在座所有人都为之动容,纷纷向曹操求情。曹操很为难,说:“处斩的文书都已经送出去了,我现在也没办法。”
蔡文姬说:“丞相的马厩里养着无数快马,难道还吝惜一匹快马而不肯挽回一条性命吗?”
曹操听后,立即命人快马加鞭追回文书,董祀因此捡回了一条性命。
6
蔡邕生前藏书万卷,后来送了大部分给人,仍剩下四千多卷。
作为魏晋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曹操,对蔡邕家里的藏书一直很记挂,他问蔡文姬家中的藏书是否都还留存着。蔡文姬告诉曹操,常年战乱,早已经遗失损毁了。曹操听后连连叹气,觉得很可惜遗憾。蔡文姬告诉曹操,自己还能背诵出其中的四百多卷,曹操欣喜说派人帮蔡文姬写下来。
蔡文姬以男女授受不亲为由,只要了纸和笔,把自己所记得的古籍默写了下来,送给了曹操。
7
在董祀回来之前,曹操一直把蔡文姬留在家里,对蔡文姬照顾有加。两人都是杰出的诗人,对建安文风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同样才华横溢的两人有没有产生别样的心情,如今已经无法考证,任凭后人想象。
蔡文姬一生充满了曲折和悲苦,她一生经历三次婚姻,中间背井离乡远离故土。在异域他乡生活了十二年,本来已经要向命运低头的时候,曹操又把她带了回来嫁给了董祀。
天幸见怜,虽然后来死于病痛,值得欣慰的是至少有董祀陪她走完了最后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