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小喵
现实鞭长莫及,我们马不停蹄。
假期匆匆结束,很多人也陆陆续续回到学校,投身职场。
上大学之前,我们也曾给自己规划,上了大学,我要如何如何,可是一晃几年,大学生活匆忙结束,自己当年信誓旦旦地规划,却还没来得及起步。
放假之前,我们也给自己制定了很多计划,比如看几本书、观几部电影、减几斤赘肉,可一转眼,一个假期也结束了,我们的计划又完成了多少?
开学后,我们又把假期未完成的事放到在校期间,然后,又以各种“计划赶不上变化”为由,放弃了当初制定的计划。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终于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模样。
很多人离开了体制化的高中教育,就失去了自我,忘记了“求生是人的本能”。
毫无目的地生活,会让我们整个人都废掉,就像温水煮青蛙,安逸至死。
这是很多在校大学生的现状,当然,当初在迷茫中挣扎的我也毫无例外。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大学经历,跟大家分享一下:上大学,我们究竟该学点什么?
一、“大学无用论”,当真都是骗人的?
我在这里会提到一个大家不太熟悉的名词“时空角”,其实,顾名思义,“时”是指时间,“空”指空间,“角”是角度。
我会从这三个方面,跟大家分享一下读书(读大学)的重要性,以及证明“大学无用论都是骗人的”,这是一句驳论。
首先,从时间来看(大学生的角度),我们把时间分为过去、现在、将来,三部分。
过去,我们为了考大学,所以用功读书。
现在,我们读大学,就是为了就业。
将来,我们想要过上更好的生活,所以我们要上大学。(当然,这里没有说只有上大学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请自行区分。)
其次,从空间来看,我们分成一维、二维、三维、以及多维。
一维,我们上大学,就是纯粹的读书,或者说“啃书”。
二维,上大学,是为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三维,上大学,是为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即读书、视野、阅历)
多维,我们上大学不仅可以学到以上三方面东西,还可以交友、提升能力、恋爱等等。
再从角度看,我这里分了三个角度,即父母、自己、他人。
父母,他们希望子女有一个好的未来,有的孩子来自农村,父母吃过很多苦,所以不想让孩子走他们的老路。
我也遇到很多不喜欢读书的同学,即使不喜欢,父母也会逼着孩子去学习,希望这种情况下,孩子还是多理解父母,最后做出选择,不要盲目冲动。
个人,读大学就是为了毕业后的就业,为了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为了自己喜欢的人也能喜欢和欣赏自己,更是为了追求一生的幸福。
他人,我举一个自己的事例,大一的时候,我去参加了一场“千里马”招聘会,其中三个企业家选择我,有一个老板说,“我根本不在乎你是什么学历,哪怕你是专科生,哪怕你没上过大学,只要你能干了这份工作,我们就要你,我们只在乎你的能力,只在乎你能不能按时完成交代给你的任务。”
就好比现在很多大学生都苦恼,新人入职,很多职位都是销售,可说句不好听的,销售这份工作,是个人都能干了,只是结果有好坏之分。
再举个很贴近的例子,很多人说,许多公司只招985/211的大学生,而有的公司却说“学历不重要,我们要的是你个人的能力”。
其实他们说的都没错,只是站的角度不同而已。有的公司(国企、外企)没有头衔你都没机会踏入,而有的公司(小企业)你没学历都无所谓。
所以,在很多人看来,上大学也并没有什么卵用,最后也不过是踏入社会,在职场上四处挣扎,你上不上大学,对他们一点儿好处都没有。
以上几个方面,我提及到读大学的重要性,也论证了“大学无用论都是骗人的”是个驳论,其实,每个人看待事物的方式和角度不同,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理智的去辩证,懂得自我反思,有个人的主见。
二、上大学要培养四种能力
如果问我“上大学,究竟该学点什么?”我只想说两个字“能力”。
可能有人会问,学习不重要吗?专业不重要吗?交际不重要吗?
其实,大家仔细想想,这些归根结底,还是两个字——能力。
下面,我要介绍大学里必须培养的四种能力:
首先是学习能力,学习自然要有方法,所谓好的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举了简单的例子,假如让你把一棵大树弄倒,不提供给你任何工具,有的可能一个人推,推还推不倒,鲁莽的人可能直接往树上撞,那还有可能把自己撞个半死,机灵点的人可能找很多人帮忙,毕竟人多力量大。
如果允许你使用工具,并且种类和数额不限,你可能会选择斧头、锯齿、绳子等等。这些工具的使用,当然让你的行动更方便。
所以,有效的方法加上给力的工具,可以提高做一件事的效率。学习同理。
光有方向,有行之有效的方法还不够,我们必须把言语转化成行动,我们切勿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大多数人存在的问题是,道理都懂,就是太懒。
至于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建议不要模仿任何人,可以借鉴,但还是要靠自己去摸索,总之,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其次是交际能力,说起交际,大家最困惑的一定是要不要合群。
其实答案大家都知道,甚至问过许多人,答者必答:圈子不合,不必强融。
而我想说,其实合不合群都是因个人的性格而异,我有点喜欢生命密码(只是喜欢,选择相信,不是迷信)。
我是很典型的五号性格的人,我一般比较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我不喜欢约束在一群人的世界里,就好比室友邀请我去逛街,如果我觉得那样会让我不舒服,我会直接拒绝,当然性子直的人,不免无意伤害别人。
所以,对我而言,合不合群根本不是事儿,因为我的性格就是这样,我不喜欢的事一定不会逼着自己做,如果有人问我,我当然说你不喜欢,直接拒绝就好,干嘛纠结和犹豫。
而我熟悉的二号性格的人,一般都比较敏感,他们不喜欢独来独往,总是想找个群体,凑在一起,他们连吃饭上厕所,都想找个伴,因为怕孤独。
所以,当你问起二号性格人关于合群问题时,好多回答都是我还是喜欢做什么事都和别人一起。
(这是我在一家人力资源公司学习时,我们学员做过的一个测试,当然不能武断有无例外,这里只做引述,大家选择性看待。)
我们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决定了行为方式和结果的不同,没有人有义务理解你,但是,我一直相信,孤独是每个人的必修课,我们必须适应它,习惯它,甚至利用它。
一个人的时候,其实可以做很多事,有时候,孤独会是一种享受。(这里不灌鸡汤,懂者自懂,不做解释)
第三是抗压能力,举我个人的例子,高考失利,我上了一所不如意的大学,学生会竞选被刷、社团竞选被刷、班干竞选被刷、口语大赛失败、读书分享赛失败、党课考试高挂……那段时间是我大学里最黑暗的一段时间。
所有的失败和打击连连而来,我甚至都怀疑过自己的能力。
我自卑绝望,但还是硬着头皮去坚持,因为我知道,来到大学,我一无所有,只能靠自己。
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校演讲赛我获得了三等奖,成功策划了元旦晚会,担任了主持人,社团换届顺利上任,大二自己创办了演讲俱乐部,校外,我在一家人力资源公司实习,获得了“职场达人奖”,组织了大型招聘会,策划各种活动。
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一句话:不怕别人看不起你,就怕你自己都小瞧自己。
所以,无论你此刻遭遇何种不幸和打击,你都要相信自己,然后硬着头皮坚持,你一定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最后是恋爱能力,有人说,大学里不谈恋爱会是一种遗憾,其实我想说,与其谈恋爱消耗自己,不如攒着精力提升自己。
我见过一种恋爱达人,换对象比换衣服都勤快,脚踏多只船,劈腿是最正常不过的事。
我也见过有人失恋后一蹶不振,从当初那个阳光自信的人变得颓丧,日日夜夜寂寞难耐,想法设法自寻短见。
二十岁的年纪,我们也到了谈情说爱的时候,只是要学会恋爱,而不是像个小孩子一样,做各种幼稚的事。
每一次恋爱,它都会教一个人如何成长,我们要从中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果你遇到一个人他会让你变得更好,这是幸运,祝你们长久,如果你遇到一个人让你变得烦躁不安,让你看到了更丑陋的自己不如就放弃他吧,你要相信,一辈子那么长,你会遇到更好的人,但前提是你要变成更好的自己。
会恋爱不等于要恋爱,谈恋爱的过程,我们终会把一部分精力放在对方身上,可如果还没有遇到合适的,我希望你不要着急,因为,你还有足够的时间遇见更好的自己。
三、制定计划的重要性
我亲身力行没有计划,没有目标的生活有多可怕。
我曾经也是一个三分钟热度的姑娘,但却从跟别人学习的过程中找到一个自律的自己。
我的朋友圈很长一段时间发每日跑步打卡和学习打卡的截图,我通过这种他律的方式,达到了自律的目的。
我曾经有写过一篇《你朋友圈的质量,解释了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里面有详细介绍圈子的重要性。
后来有读者给我留言,说很讨厌朋友圈各种打卡的,还有人问我,如果我屏蔽了那些让我点赞或者投票的人,将来有一天我的家人需要别人投票,我该怎么办。
其实,如果你优秀了,有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还会害怕没人帮助你吗?所有的利益交换都是等你变得同样有价值了,才能换来你想要的。
而那个读者,我很认真地跟他解释,他还是各种乱喷,甚至拿我非常喜欢的一位作者侮辱我,最后,我删掉了那条评论,置之不理,不想计较太多,因为,我们的思想不在同一个层次上,他想要过生么样的生活,与我无关,我也没有任何理由去浪费自己的时间来帮他。
我这里想强调的是,自律给人自由,而你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完全取决于你,与别人屁点关系都没有。
下面我介绍制定计划的方法,这里有长期和短期之分。
长期(以年为单位),采用结果导向的方法,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上大学之前的体重是130斤,大学毕业后要瘦到90斤,那么意味着我四年要减肥40斤,每年要减掉10斤,(假设一年有十个月)每个月瘦一斤,那么一个月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才能瘦一斤?
短期(以月为单位),例如,现在是三月份,六月份要考英语四级,那么有三个月的准备时间,每个月、每天要付出什么才能顺利过四级?
(以天为单位),我是从去年九月份给自己定了小目标,每天看40页书(每周一本),晚上跑步两公里,如果未完成,就意味着要熬夜。就是这种小小的行为,让我慢慢地达到自律,然后把每件小事变成习惯,融到我生活中的每一天。
在这里,我还是建议大家每天制定一些小计划,然后晚上写总结,分析一天完成任务的速度,然后哪些地方浪费了时间,不断地反思和总结。(日日觉察)
四、读大学只为成就自己
很多人会问,读大学的目的是什么,而我只有一个答案,成就自己。
或许很笼统,但归根结底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变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我曾经有写过大学里的各种不公平现象,比如,我们学校每年十佳大学生评选,都是内定了人,然后在演讲走个过场。
我们班长是靠一个月时间拉关系上任的。
我曾经代替社团担任几十个社团辩论赛评委时,也因为另一个社团的负责人跟我关系不错,而偏向那一方。
那是我第一次感觉到大学里的不公平,很多时候,我们无能为力。
当初,我进入社团,只是因为兴趣,还有为了加学分,可后来,当我通过自己的认真负责,成功担任了编辑部部长时,我才发现,其实,在大学里,你不必靠巴结任何人,只有你自己变得强大了,你想要的通通都会来找你。
大一的时候,我以为经济独立就是做各种兼职。
我一般周末都会出去发传单、做话务员、去酒店当服务员、做家教、我也做过微商,在学校卖过零食,去一家人力公司兼职。
假期里去了天津做安检工作,那个时候内心极其空虚,我知道,我们无论做什么,都有得有失,就像我平时做个兼职,出卖自己廉价的劳动力,浪费自己宝贵的大学时间,挣几个小钱,满足了暂时的欲望,却也失去了很多。
当我想明白了这些以后,大二刚开学,我为了专心学习,没有再做任何兼职。
当然,很多时候,我们觉得上大学对于父母来说是一种负担,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清楚,父母供我们上大学,也不是为了让我们放弃学业,只挣个兼职费。
我有一个朋友,他基本上不去上课,有次他找我帮他推荐个替他上课的人,一周几节课,给几百块钱。
而他却在外面做兼职,自己挣了钱给别人发,还不去上课,只是考试前一个月才去学习。
在这里,我想强调一点,我们每个人,一定要明白自己读大学的目的。
有时候,我们总是看到了眼前利益,而放弃了长远利益,顾此失彼。
我以前也讨厌自己的专业课,但每次我也可以轻轻松松均分80+,大二这个寒假,我每天都有看书学习。
后来我才明白,我并不是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我只是给自己开了一个“不可能”的心智模式。
我反复思考,我学习一件事的能力也挺强,为什么一到专业课就这么怂,其实是自己不喜欢被管制的生活,总感觉那些东西枯燥,直到自己寻找到更好的学习方法,找到学习的乐趣,才会发现,原来,这些内容也很简单嘛。
我喜欢写作,但仅仅是因为热情,因为兴趣,毕业后,我还是要靠专业技能谋生,所以,还是选择把公号更新和更文搁置一旁,偶尔更新,重点还是学习。
到了大学,主次之分很重要,我们要有分辨能力,把重要的事首先做,简单的事次要做。
或许大学里有很多不公平的现象,但无论你是一个左右逢源的人还是一个洁身自好的人,做你自己就好。
毕竟,我们也是第一次做人,怎么会让所有人都喜欢我们呢?
这里,我想用《拆掉思维的墙》里的一句话结束:愿上帝赐我一个平静的心,去接纳我所不能改变的事物,赐我无限勇气,去改变有可能改变的东西,并且赐予我智慧,去辨别这两者的差别。
前段时间,有很多朋友问到关于自律问题和考研,专升本的问题。
我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只能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自己。
以后,我还会陆续更新关于这些方面的文章,这里时间有限,不再论述。
毕竟,我们也是第一次上大学,干嘛不较真?
(本文全部结合自身经历,所做论述纯属个人观点,或许有些思想不太成熟,有需要的,大家取走即可,望勿喷勿扰,毕竟,你的毒舌对自己没有丝毫好处,也对我没有任何影响)
文字版有所删改,课程可以无限回听,如有需要,可以关注公众号“E职一课”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