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我,每天都在假装努力

花店开了,花也开了

这是你与凉书的第01次相遇

全文共计1692字,阅读共需5分钟


01

最近几天的状态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白天忙着玩,晚上熬夜写稿子,导致发推文的时间越来越晚。

写完稿子之后还要发头条,一直到晚上一两点。

昨天忙完之后发了一条朋友圈,感慨自己真的是太忙了。

过了一会儿朋友发微信问我那你最近都在忙什么呀?

这个问题就如一盆冷水一样,浇灭了我心中忙碌的自豪感。

感觉自己是挺忙的,可是要说忙出了什么结果,好像真的没有。

不管是上学还是在家,我都会给自己列一些计划,努力的去完成。

比如我前天的计划是整理一份投稿指南,但是直到今天这个计划还没有开始做。

我通常会以自己有别的事情要忙为理由,让自己安心,然后默默享受假努力带来的自豪感。

这种做法,从我上大学的时候就开始了,假装努力几乎成为了我大学的代名词。

02

仔细想想,我的大学时光,有一半的时间是在无聊当中度过的。

我课不多,一周七八节的样子,上完课会去超市买零食,然后回宿舍躺着刷抖音。

这样时间真的过得很快,重复且平淡。

没上大学之前,人人都说大学轻松又有趣,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

那个时候我想着大学的我肯定是天天在图书馆,因为高中的时候,学校图书馆定时开放,藏书不多,经常找不到自己想要的好书。

可事实上,到了大学,我去图书馆的次数屈指可数。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喜欢读书的,在高中的时候确实也看了很多书。

以至于刚开始上大学的时候,买了很多的书,书架都放满了,但目前为止,我一本也没有看完。

写到这里,我自己都感到惊讶了。

重复枯燥的生活已经磨平了我对很多东西的兴趣,平常稍微做了一件小事,就把自己感动得要死。

我曾经把这种状态称为“温水煮青蛙”。

中间也写了很多的文章警告自己,不要沉溺于这种重复的日子,可都于事无补。

03

我们常常会在脑子里铸造努力的宏图。

到了大学,大部分人最努力的时候应该是考试周了吧。

平常上课划水,只能在考试之前抱佛脚,“预习”一个学期的课程。

我觉得我们专业的期末考试成绩跟平时上课听讲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因为在考试之前,会有一份期末考试的重点,我们只要照着背下来就行了。

平常上课我都会和小伙伴最晚一个到教室,找一个犄角旮旯坐着玩手机。

有的科目需要背的东西很多,那个时候我们都会离开宿舍去图书馆或者教室背书。

我考试周的作息是:八点之前起床到图书馆,十一点半吃午餐,下午两点半又到图书馆,一天满满当当,非常忙碌。

大家看到的是一个努力背书、早起晚归的我,甚至连我自己都认为我是这样努力的了。

可通常的状态是我到了图书馆之后,上午三个多小时的时间,只能背书一小时,剩下的时间除了走神就是看手机。

甚至背个十几分钟,就开始想今晚上该吃什么,不停地看表,等着到饭点。

就是在这种时候,我才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什么叫做“假努力”。

04

努力是给自己看的。

有的时候我们会营造自己很努力的假象,被别人认可。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一点也不想在宿舍多呆。

因为在宿舍的大部分的状态就是坐在自己的凳子上,刷着抖音,吃着零食,时不时讨论一下某某明星的八卦。

于是下课的时间我都会拿着平时的笔记去附近的饮品店,点上一杯奶茶,补之前没有做完的笔记。

这种感觉是不是很美好。

但事实真的正好相反,点上一杯奶茶之后,我就开始玩手机,一下午写不了二十个字。

每当看到太阳落山的时候,心里就开始后悔。

早知在宿舍就好了,一杯奶茶7块钱,玩手机累了还要吃两个雪媚娘,12块钱。

当我们心里想要把自己的努力展示给别人看的时候,我们的努力就变得不那么纯粹了。

05

其实有时候想想,很多人都是这样的,无所事事,找不到目标,日子过得枯燥又无聊,假装努力让自己安心。

我大二的时候参加了一个活动,认识了一个学妹。

令我惊讶的是,她拥有很多的实习经历,并且早已经确定了自己的职业规划。

再看看自己,阅历一片空白,脑子里只有吃喝玩乐。

我们真的很容易被别人的事迹激励,然后跃跃欲试,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所以,最终我也没有进益,碌碌无为。

等我大三了,便开始着急了,后悔当时为什么不脚踏实地。

所以啊,不管我们的大学时光还剩多少,从现在开始,真的要努力了。

以上,晚安!

- End -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