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 想

        一年来,在家校共育这个平台上我收获了很多。

        我家孙子王博琳是二四班的学生。新学期刚开始学校要求成立家庭委员会,孙子回到家就嚷嚷着,非要我参加不可,在没办法推脱的情况下,我报名参加了这个组织。当时我了解过,除有什么活动去学校一两次外,基本上没有啥事。我感觉可以干,虽然我年龄大,平时也没啥事就是带孩子,年轻人事情太多,顾不上。可是刚开始学校就安排了护学岗的任务,由于我们班家委会成员素质高,工作积极,在护学岗这项工作中获得了校领导的好评。

        学校要发展,要进步,不但孩子们要进步,家长也要进步。要能跟上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阅读和家校共育这方面,学校对孩子们的要求更上了一层楼。今年三月一号,学校领导亲自召开了家委会成员会议,重点对写好亲子日记这项工作做了具体安排。真对这件事,一开始让我产生了想退出家委会组织的想法。三月一号学校召开动员会后,从3号起我一连写了13篇日记,就是带动不起大家的积极性,写亲子日记的家长聊聊无几。有天中午我心里憋的慌,就给班主任李老师发了一条信息。大体内容是:  李老师,亲子日记这项工作我感觉很难搞好,虽然学校动劲很大,可根据咱们班的具体情况,年龄大的家长有不会写的,也有不愿意写的。年轻的家长要上班,有些要带孩子,忙不过来。所以,导致咱们班的日记篇幅达不到学校的要求。当时李老师也感觉到有难度,可她是个责任心很强,有上进心的人,她顾励我说:  没事,晚上我在群里互动一下,提倡家长们全员写亲子日记,鼓励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听了这话我还真有点顾虑,家长们会这样做吗?现在的家长有几个爱学习的,人们都是咋样舒服咋样来,咋样高兴咋样做。

        可是我想错了,第二天中午就有五位家长写了亲子日记,发到二四班的群里,我当时心里很高兴,也很感激李老师和这五位家长。因为他们积极的行动,使我们班的工作有了新的气色,从此我们班每天都有家长坚持写亲子日记,最多一天之内有十几位家长写。我每十天统计一次,把每位家长在一定时间内写的日记统计出来,制作成表格发到群里,并鼓励其它家长向他们学习。特别是马英杰、李嘉乐、胥卓良、同奕涵、吴偲雨、李亦含等几位家长,他们坚持每天都写,而且句子优美,内容丰富,真正起到了教育一大片的作用,到现在为止他们都在坚持写。有好几位家长,他们白天忙于工作顾不上写,到了晚上不管什么时候回到家,再晚都要完成这项任务。所以经常有零点左右,还在发亲子日记的家长,真是辛苦他们了!

        通过大家的行动,我感觉到自己也在变化,我和孙子也经常一起,去书店看书学习,把喜欢的好书买回家,抽时间慢慢看,认真学。后来我感觉孩子在阅读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对一些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看完后还经常给我讲,使我很受感动。他虽然个头小,爱劳动,爱学习,热爱集体,很有爱心,乐于助人。曾多次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在今年学校创建的“星光少年”活动中,他获得了四张“月光少年”卡。

        今年4月19号早上7点钟左右,正是孩子们上学的时侯,路上人多车多,有位老人拉着一辆装有三个帆布大包的拉杆车,在坑凹不平的路上行走,一不小心车翻了,正好倒在我们身傍,孙子很快伸出双手去扶,我马上也给他们帮忙扶。不知包里装着什么东西,感觉好沉,费了好大劲才扶了起来。当时那位大叔还表扬了孩子说:  “小小的娃,还挺有爱心”,听口音他是外地人。孩子说了声“谢谢老爷爷”。听了他俩的对话,我低头看了看孩子,高兴的笑了,说:  宝贝,做的好!

        学习使人进步!只有不断的提高自我,才不会被社会淘汰。在去年下学期“书香校园”创建活动中,学校受予我们“书香家庭”的荣誉称号。

        总之,在家校共育这个平台上,我收获满满。学到了很多在外面学不到的知识,从此我对阅读和写作有了深厚的感情。今后我要和孩子一起继续坚持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升各方面的能力,让我们和快速发展的社会,并步前进,力争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才!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二四班    王博琳(杨玉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