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五(1月19号),故事妈妈们给孩子们带去了本学期最后一个故事,《世界上最大的房子》,故事结合品格教育主题"思",希望通过故事,让孩子思索自己的需求,能够区分生活中的:想要---需要---必要,也了解如果像书中的大房子蜗牛只是选择不符合自己需求的东西,那么他要为他的选择付出更多的一些代价,也能了解如果像书中的小蜗牛那样轻装上阵,抛弃一些不必要的念想反而会多一些简单和快乐,多能看到外面美丽的风景。
A班主讲妈妈Joyce妈妈说:A班的孩子们思维开放缜密,Grace, Chloe, Thomas,很多很多小朋友都和故事妈妈一起,讨论了书里的很多问题,给故事妈妈的印象极为深刻。之后我们又尝试让小朋友续写了另外一个故事,如果另一个小蜗牛想要一个世界上最小的房子,会带来什么样子的故事。每个小组都编了自己的故事。之后,每个小组请了2到3位同学上来讲小房子蜗牛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大家发现原来房子太大不行,太小,也确实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合适的才是最好的,这正是故事妈妈想告诉大家的,A班的小朋友通过思索自己得到了答案。
B班主讲妈妈Miranda妈妈说:B班的孩子们生动活泼有趣,和故事妈妈一来一去,讨论了书里的很多问题,给故事妈妈的印象极为深刻,同时我们也讨论了书本外人类的房子---例如房价高涨(有小朋友说房价跌了)的情况下你觉得大房子的好处和带来的一些麻烦和缺点,小房子的一些优势和缺点,你觉得多大的房子合适之类,其实最后的用意是让他们明白自己做出什么选择就要承担什么努力和后果,你是否愿意承担这些等等,小朋友讨论的热火朝天,在讨论中完全领会了故事故事妈妈想要孩子们领会的东西,其实合适是正好的,如果你想要表面看来更好的东西,其实是需要付出一些努力和代价的。
B班三位女生Angela等,在故事结束后在Ms Lisa的提议下,对故事妈妈进行了表扬和感谢,有说每次每个故事都让他们都懂得了一些道理,有说感谢故事妈妈每一次都认真备课,认真倾听他们发言的等等,让故事妈妈们心里感觉暖暖的,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C班主讲妈妈周子扬妈妈说:C班的小朋友是一群非常活跃和想象力极其丰富的孩子,当我们讨论到人类的大房子小房子的优缺点时,他们回答五花八门:Justin说大房子可以请全班去Sleepover,有的太大了打扫费劲、有的说太大会迷路,Mike说会招小偷,chenfei説太大了遇到地震損失就大了⋯引申到其他的事物比如永远买不够的漂亮文具,Jean觉得买的太贵容易丢,Harry觉得太多喜新厌旧,Rosa有不同意见觉得文具多了丢的时候不会太心痛,但是Chenfei反驳说太多了你顾不过来保护不好反而会丢…脑洞大开的小朋友还给故事里悲惨死去的小蜗牛支招,说如果他索性把大壳撑破变成一条鼻涕虫不就又恢复轻巧了吗?看来他们的创意比作者还厉害,他们迅速领悟了故事要传递的意义:“大”和“多”不一定是最好的,合适自己的才最好!最后大家一起给这个故事添上了续篇:又一只小蜗牛想要一个世界上最小的房子!小朋友分成4组编故事,小朋友们故事里的蜗牛不是被人踩死了就是被鸟啄食了,命运都很悲催看来所有人都学会了“不走极端”,找到自己最合适的就对了,最后4C班的班主任Jade老师还请小朋友回忆了故事妈妈一共给大家带来了多少故事,大家七嘴八舌回忆起了很多,原来这些故事种子深深种在了孩子们心里!当大家齐声喊出谢谢故事妈妈的时候,我们的心里都像被灿烂阳光照耀一样的温暖!
D班主讲妈妈张伯均妈妈说:D班的孩子们思维活跃,逻辑缜密,围绕绘本内容进行了积极回顾和思考,还续写了如果蜗牛房子太小会出现什么问题。当讨论到你认为将来自己的房子有多大、笔有多少支、玩具有多少才是合适的时候,虽说回答五花八门,大小多少差别很大,但大家都对要“适合自己”这个概念有了很好的理解,故事结束时陈老师还请小朋友回忆了故事妈妈带来的哪些故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回忆起了很多,当大家齐声喊出谢谢故事妈妈的时候,故事妈妈的心里感受到了付出的快乐和收获的温暖!
在随后的课后集体讨论和点评环节中,我们总结出其实小芝麻蜗牛这个改变故事情节的部分可以放到讨论环节之前更好,更容易让孩子明白太大太小都不适宜,合适才是更好。
在提到大房子蜗牛的大大的壳给他带来了什么好处和坏处时,在随后和一位班主任探讨过程中时,她提到不要单纯去问好处和坏处,而是让小朋友列出考量,也就是说出大房子蜗牛考虑的点有哪些,这些点的顺序是怎么样的,孩子会明白,大和小都是相对的,考虑问题的时候,有很多方面需要考虑,而做出决定是看你心中什么重要,那么得到和付出的也会不一样,再去讨论人类房子的问题会更好,她觉得,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这样的思考力度应该可以下去了,也给我们一个提示,下一次进班结束,可以和认真听讲的语文老师好好聊一聊。
总结人:Y4A Miranda妈妈Amei 201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