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聆听了于维涛教授《新时代校长关键品质与再成长路径》,从三个特点五个关键品质四个发展路径为我们的成长指明了方向。张永红校长《用规划引领学校发展》从学校规划到教育管理,理论结合实践,对学校发展中的问题给予分析和经验分享。从讲座中得到一些启示:
一、科学规划 做筑梦人
从张校长的讲座,知道了科学规划,强力执行,才能收获硕果。通过科学规划与专业引领,达成三大目标:校长管理有思想、教师教学有理念、专项工作有设计,知己之长并深知己之短,是以校为本具有前瞻性的探索与行动。学校发展规划是学校未来发展的整体宣示:学校办学的意图与追求(思想理念)、学校的发展目标、学校发展的主要任务、学校未来发展将要采取的关键措施。学校发展规划是师生员工未来的行为导向;是学校中层管理的主要依据;是学校未来发展愿景的表现。规划要走民主路线,体现班子意愿,校长是主要责任人,规划才能深入人心。有了战略规划,就有了目标,共筑学校发展的美好愿景。
二、成长自我 做追梦人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具备品质:信仰坚学校。校长具备品质:信仰坚定,用教育信仰唤醒孩子们的生命激情;让孩子们想起学校就开心,想起课堂就幸福,想起老师就温馨,想起校长就开心。思想引领,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根植红色教育,实现师生生态、生命、生长。品德高尚,尊重人格,理解心理,包容过失,真诚待人,团队协作,奋力向前。业务精湛,价值领导力、教学领导力、行政领导力,是不懈的追求。通过小活动让我们知道治校有方,硬、巧、引、软管理,身教重于言教,引领教师发展,完成从经师—能师-人师的华丽转身。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动力与珍贵资源,教师的眼界就是学生的眼界,只有教师天天读书,学生才能天天向上。
三、立足课堂 做圆梦人
于教授从四次产业革命爆发的国际背景,到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五次产业革命,中国正在努力跟上世界发展的步伐。大环境下,让我们对教育有了更深的思考:校本课程开发是否是国家课程的补充,延伸和完善,地方特色课程定位是否准确,是否做真教育,是否为孩子们的终身发展着想?对于教育部下发的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文件,国家方案校本化表达,要低中心、小步子、大数据、匀加速,科学设计地进度。教师要忙在课前,懒在课中,思在课后,课上要放下师道尊严,真心静待花开,立足课堂育人主阵地。从备课,课堂,作业,人格,实验教学,扎实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努力目标:
1. 完善德育课程体系。德育活动课程化、专题化,通过多育活动课程化、专题化,通过多彩的活动,用仪式唤醒生命,培养有灵魂的学生。
2. 培养班主任团队。研、训一体的班主任培训。
3. 树立师生榜样。新闻宣传鼓励人,塑造一批师生身边的学校英雄。
4. 多元评价促进提升。发展性评价、激励性评价等多元评价激发师生内在动力。
做有温度的教育,让孩子们快乐幸福地成长,让他们成为自己,真正让校园成为教师成长的乐土,学生幸福成长的乐园。
2019.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