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转型”这个名词,不知道是好是坏。
相对时代相对社会,很好因为这意味着进步。
相对行业人物相对老员工,噩梦因为这意味着裁员。
如果我告诉你这个故事,也许你会深有感触:
一个老员工的自述:“本来我是在一个传统的企业做了很久的老员工了,自己年轻的时候一腔热血来的这里,拼搏、吃苦、感悟、最后成功,甚至到了组长、主管,但是就在某天老板提出“转型”这个词的时候噩梦来了,很难以想象,自己做了20年准备打算在这个岗位做终身,突然一个新人来了,信心满满,是老板决定推出新岗位而招募来的员工,然后就开始改变了,刚开始是上面的决定变了,然后是中层形式变了,最后底下的人干事的全变了,有些人受不了,辞职了干不下去了,有的人找老板要个说法“我们在这都干了这么久了,我不信他带来的这种什么新办法比我们好,”是啊,回头一看我们都老了,时代变了,以前跟着师傅手把手的教做事,教的都是传统的做法,也是一直是这样,稍微变动点,做的不好的不出业绩什么的,就不做了不敢了。转型是好是坏,谁都说不准。
我只知道的是,我面临的选择就2个,一个是逼着自己跟着转型,过程就是噩梦可能会失败但是我还有工作,或者直接面对辞职,重新换个工作,尽管如此我知道这些道理,但是我还是反感那个新岗位的新人,他被我和几个老同事轰走了,但是还是又来了一个新的代替了他。”
-这段自述的员工现已离职
的确,现在看来传统行业很难做,很多甚至是国企都要改,都要转型,转意味着很多员工都要下岗,不转可能导致企业的未来将会破灭。其实“转型”这个还真的不能用对或错来评价,可能“转型”要评价的话,应该是要看为之付出的代价来进行评价的,只能看这次“转型”付出的代价是多少,转型之后所获得的所收回来的又是多少。
转型的得失与道路,经历过的人才知道,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传统行业转型,很多人就是简单的理解为,与互联网挂钩就好了,的确,现在互联网发展迅速,什么事情往互联网上一挂,ok,出名了,转型了,有钱拿了,或者我在网上做个什么品牌做个什么网站,然后推一推,在网站上卖东西,ok,转型了。那什么是转型的标准?有想过吗?付出最小,收获最大,很简单,我转型了我的老员工还在,我的模式他们可以适应,所获得的利益变多了,当然这是最好的结果。
结果有了,那过程是如何的呢?怎么转型?通过什么转型?渠道?方法?投资?架构?我们回到最初来看,什么是传统行业,像是纸媒啊、服装制造啊、食品加工啊、保险啊等等不同领域的传统行业,尤其是保险行业,国家重点看好的转型,也是重点发展的转型对象之一,将对保险进行一次翻天覆地的变革,想象一下,以后保险将不会在飘忽不定,保险人的门栏将会被抬高,还有各种各样的奇葩保险被推出,比如什么“痘痘险、被老板骂险、手机掉厕所险”等等,说不定会出现“万险”。至于这种传统行业的转型,是颠覆性的转型,你认为期待的转型又是什么样的呢?看来就只有创业精锐的团队才可以进行颠覆性的转型,这种转型的背后,可能又将是大规模的人才招聘了,机会是每个人的,成功送个每个人。
不如在评论里留下您对未来的期望吧,我们一起见证这种颠覆性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