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六点半,送友人回老家一趟,驱车三十公里到了另一个小镇上,看到了视线尽头的天边的云彩。
天与地交接着,以黄昏暮色为背景,头顶还是一抹弯月。再看着空旷的道路两侧,不禁感叹,在这样的小地方竟有着如此醉人的景。
我转过身和友人说起我所见到的画面,友人也是一惊,拿出手机出来拍照,可怎么拍也拍不出如意的照片。眼睛和机器还是有区别的,这一刻的景与下一秒的景也有着千差万别。
夜风开始从车窗露出的小口子里灌入,一丝惬意袭上心头。这竟像是开着车去到深山里,对,就像是工作日的最后一个傍晚,开车去富士山下的小村落里泡温泉,我的思绪竟飘回到了十二月的日本。
十二月的日本正是寒冷十分,一下飞机便感受到这个国度深深的凉意。冬日的日本,尤其是下过雪的日本,才是真正的日本,这是我对日本最原始的印象。或许是来自于它的形象代表——富士山,山头那一抹总是常年被白雪覆盖着。
经过二重桥,远远地看着河岸对面的皇居。天皇竟然离我这样近。沿着河岸走一走,竟能产生一种庄严肃穆的代入感。大片茂密的黑松给人极深的印象。据说是两百多个武士在这个广场上对着天皇剖腹后,才种下了纪念他们的黑松。一棵黑松便代笔了一个武士。
去了银座,见识了国际大都市的繁华。从银座这头走到那头,即便是我这样的走马观花,也用了将近两个小时。这还是连大型商场都没进去的。就是在这样一个东京街头留下了我这样一个东京流浪汉的形象。
拜了浅草观音寺,感受了不同的佛教文化。路上遇到有人拉着人力车,车上坐着一男一女,男着黑女着白,竟然是去结婚去的,这倒让我吃了一惊。这样素雅的结婚仪式是日本的传统方式,当然现代也有按照西方的方式结婚的,但是我始终觉得这样的仪式是一种很神圣的仪式,安安静静,你不言我不语,从此就过这一生。
拥挤在熙熙攘攘的清水坂。一改东京的艳丽风格,换成了一种有灰色和淡黄色结合的素色调,就连世界连锁的红色麦当劳也换成了灰砖黄瓦。抹茶是必不可少的,抹茶冰淇淋是一种独特的味道、抹茶糕点是赠人的最佳伴手礼。
与东大寺的神鹿嬉戏。那是一个下过雨的清晨,整个寺庙里都弥漫着青草和泥土的香气。成群的神鹿在广场上游荡着。我一掏出包里的零食,群鹿便围拢过来,有的用鹿角顶我,有的咬我的衣服下摆,我在雨里落魄着。为什么称为神鹿呢,因为给它们喂完零食后,它们会朝你鞠躬致意,像是像人一样在作感谢。
在富士山下泡温泉。去到日本,泡温泉是必不可少的。我忘了温泉在哪,只记得从东京过来坐了一下午的车,人都快坐吐了。一下车便能感受到山谷里的清冽,整个是一个温泉村。有民宿,有酒店。入到酒店房间,是整间的榻榻米。开窗能看到不远处的富士,雪已经下到了半山腰。有室内温泉,也有露天温泉。说是露天,只能说是半露的,屋檐下留了一道与外界想接的口子。泡澡池子里,能感受到从外面吹进来的凉风,身体的暖和的,脑袋是清爽的,这样的感觉棒极了。到了第二天一早起来,又去泡了一次,不过这次男女的温泉竟换了位置,差点走错闹了笑话,万一被当成了流氓那可就得滞留日本了。
日本令我印象最深,也是最喜欢的还是富士山。那是一种无法从图片或者电视上所能看到的美,那是一种存在空气中的,存在凉意里的,是需要真正去邂逅,才能发现的美。现在我能明白为何每年都有那么多人在爬富士山的时候死于山难,可仍旧还是有那么多人想要登上去。
十二月的日本风物颇有特色,四月的乡村黄昏也别具一格。看似两者完全不相关,但是进入了我的眼里,我的眼成了它们的联系,在某一瞬间,它们竟成了同一物。
美在于发现,在于邂逅,是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