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认为, 数字网络带来的坏习惯, 最终会损害我们的大脑, 戕害人类的文化。 造就人文与科学的思维方式所赖以生存的土壤, 在于长时间专注于文字材料与深入分析文字的能力。 卡尔的许多论断都基于最近的一类神经科学研究, 这些研究发现大脑具有“神经重构” 的能力, 即大脑能够重塑自身。 那些认为注意力可以训练的人广地引用该研究结果。 让卡尔忧虑的是“不良的神经重构” 。 他认为, 走神不是问题, 真正的问题在于, 互联网的使用者们渐渐培养出一套“智识伦理” (intellectual ethics) , 这是“一套关于人类思维如何运作、应该如何运作的假设” 。 卡尔表示, 对这套假设的遵循正在损害个体和社会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互联网内在的狂乱和肤浅的特性被植入我们的神经系统。
人脑被网络残害的4个方面
网络分散注意力
2015年,微软使用抽样调查和脑部扫描研究了2000名加拿大人注意力的平均持续时间,结果发现,进入新世纪之后,人们注意力的平均持续时间陡然缩短了。2000年的时候,人们专注于某项具体事务的平均时间还有12秒,但是在2013年的时候就缩短到了8秒。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智能手机和海量网络资讯的出现,很多年轻人会不由自主地经常查看手机、会在看电视的时候使用其他智能设备。而且,由于上网的时候能做的事情越来越多,游戏、新闻、聊天、购物等多窗口频繁地切换操作让人更加容易分心。
“网瘾”症状确实存在
人类痴迷于玩电子游戏而忘记吃饭睡觉的时候,比如一个韩国人就曾因连续不停玩游戏50个小时之后死亡,大脑中激活的区域与老鼠的类似。而在2012年的另一项研究里,科学家发现,长时间上网导致脑部结构的变化与那些因毒瘾或者是酒瘾造成的大脑病变有着惊人的相似。无论网瘾者或者是酒瘾者,大脑前额叶皮层中的灰白质(灰白质主要作用是调节情绪和意志力)容量都会减少。因此,英国网瘾研究专家鲍登·琼斯表示,网络上瘾是种病,它已经危害到了人类的大脑。
记忆力被摧毁
以往智能手机或者电脑不那么普及的时代,人类都习惯记忆大量知识,比如英文单词以及小说的内容,但是,科技的进步扼杀了这样的需求,这也就让人类的记忆力失去了发挥的空间。因为当我们知道某某知识或者信息只需上百度查一下就好了,自然就会认为不需要记在脑子里,所以,当今的网络就好比人脑的外接硬盘——我们将越来也多的信息“外包”给了它。
- 典型例子:
1.GPS依赖症。人们过分依赖GPS导航,阻断了脑部海马回形成空间新记忆的活动功能,导致你常常记不住路线
2.数字失忆症。拥有智能手机和常上网的成人中,几乎半数记不住熟人(比如同事、朋友)的电话号码,因为越来越多的人把联系方式和重要事项存储在数码设备中
阅读时难以深入思考
在众多影响人类思维模式的工具当中,互联网和手机电脑等数码设备是最受欢迎的一类。然而,它们对我们大脑工作和学习带来的实际影响并不好。科学家认为:当我们上网的时候,就进入了一个鼓励粗略阅读、三心二意、肤浅学习的环境。
如何防止互联网使我们变笨
- 不要满足于搜索结果上显示的文字片段
- 建立内在的自律性, 而不是借助禁欲来强行阻断诱惑
- 以批判性的眼光看待那些能够随意开关的社会化媒体
- 所有的网民都应该及早接受注意力技巧、 网络参与、 垃圾识别、 协作以及网络意识的培训
- 学会管理注意力, 要减少那种希望持续地与他人连接的冲动
- 明确的意图是注意力的助推剂
- 阅读要求将原本分离的知觉和认知功能高度地协调起来。 对文字的视觉感知, 对字符的排序, 以及识别排好序的字符组的含义, 这一系列活动都必须同步进行, 而这并非大脑在进化中获取的本能
- 改善公共教育和新闻体系, 让全民都变得消息灵通, 难以蒙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