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底层逻辑
最近一直会遇到的一个词,就是底层逻辑。
它是帮助我们看清事件表像下实质的一种逻辑能力。
拥有这种能力的人,可以把纷繁的世界看得清楚,不会轻易被变相所迷惑,从而容易做出理性的判断。
简而言之,一句人话就是,让自己不那么好骗。
举个例子,最近“女博士撒泼”的新闻已经被写烂了,但大多是一边倒的风向。
大家只顾着吃瓜或愤怒或声援,却少有人分析,这个视频为何能突出最近大热的“马云和996”的重围,抢占舆论一线?
所以,拥有底层逻辑的牛人(公号良大师)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了原因(精简笔记版):
一,弱者优势。
即网络世界里,弱者更占舆论优势。
二,情感强势。
大众喜欢用感性直觉替代理性思考。
三,轻者为重。
越跟国家大事无关的,越容易被关注。(中立表达,此处不含褒贬)
四,次者为主。
事主没有按常理出牌,被逼不得已非主流的处理模式,更容易得到关注。
当然,原作者并没有诋毁事主的意思,只是在分析一些事件被大众关注背后的逻辑原因。
这种思维对我有啥好处?
很简单,将为我自己日后解释一些现象,背书。
更重要的一点是,帮我理性地分析事件背后的原因,不那么容易被感性认知所左右。
希望自己能把这种逻辑刻意练习起来。
2关于婚姻
最近读了林海音关于婚姻的一部文集。
虽说出版社把这部文集归为儿童文学,但真的庆幸自己能在有生之年读到。
林海音,一个出生在在新旧社会的交接处,分别在台湾和北京的迥异的环境下认真生活过,骨子里有大家闺秀的高贵,血液中有追求新思想的活跃的睿智灵魂……
总之,越了解她,就会越崇拜她。
看她的文字,就像在倾听一位智者的谆谆教诲,温暖而启发。
透过她的文字,我看到了她对于各种婚姻表像下本质的思考:
婚姻到底能带给女人的是什么?
女人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婚姻?
故事中,有的女人的婚姻是一场自我欺骗式的完美爱情。
那个可怜的方太太,到死都不知道自己抛弃家庭财富及一切亲情所爱的丈夫,竟早已另有家室子女!
还有一个没记住名字的,文艺气息的女画家,因为一场目的为“冲喜”的短暂婚姻,而终生孤伶漂泊。
而支撑她活下去的不过是在以一种精神上爱情,她可能到死都还是个姑娘!
而她竟然觉得自己很爱那个匆匆死去的“丈夫”,这种毒药似的回忆将麻醉她过完那孤单的后半生……
总之,你会发现,每段婚姻不是大家看上去的那样简单。
那种莫可名状的与家人的关系,才是婚姻中最煎熬或最滋养人的部分。
看了那么多婚姻的故事,我发现所有的人,不管男人还是女人,能在婚姻中不孤单,不委屈,不隐忍,才算是最舒坦的。
女孩子,千万不要说唯爱什么都可以牺牲,或是什么都值得付出!
记住当你内心不平的时候,这些曾经的无怨无悔,不是婚姻的解药而是致死的毒药。
所以,千万别亏欠自己的内心。
我们可以骗得了他人的眼光,却骗不了自己的心,你是不是满足,自己知道。
3关于选择
每天的时间有限,想做的事情太多,怎么办?
做出选择,做出取舍。
把对自己的生命最重要的列出来完成,比如陪孩子谈心玩耍,读书,健身,写文。
而其他的对生命没啥用处甚至有害的果断划掉,比如发朋友圈吹牛,或者没事让老公猜自己的心思~
嗯,这么想想,生活美好了许多。
因为,今天学到了新的东西,想明白的一个难题,还把最想做的都做了,哦耶~
美好的生活就是这样平凡却不可替代
Anita在简书与你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