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开始在居住地附近的公园跑步时,常常遇到当时很出名的长跑选手。某次,禁不住好奇问对方,“真的有这么热爱跑步吗?难道没有‘哎,就休息一天吧’这样的想法吗?”长跑选手笑呵呵的回答:“每天都是。”
村上春树恍然大悟,原来大家都是普通人啊,对于长跑,有同样的“惰性”。
刚开始写文章的我,没有读者,没有阅读量,更不会有人知道,每天要鼓励自己多少次,才能做到不放弃。我没有211、985的高学历,也没有丰富的阅历,难得的几年职场经验,也被职场大V们吊打得体无完肤。
虽然不想承认,但我就是这么普通。
在美国,也有这样一位普通人——斯蒂芬·盖斯。典型的宅男,天生的懒虫。既没有耀眼的履历,也没有高薪的工作,同样拥有不尽如人意的生活现状,和喜爱享乐、逃避改变的自然倾向。
直到某日,斯蒂芬·盖斯突然顿悟。为改变不健康的生活状态,开始研究各种习惯养成策略。从坚持每天1个俯卧撑、2页纸质书籍的阅读,50个字的写作,研究出普通人改变命运的方法——微习惯。
01,
什么是微习惯?
刚刚读完后浪出版社在2016年引进的斯蒂芬·盖斯的著作《微习惯: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自我管理方法》。书中介绍,微习惯是一种非常微小的积极行为,小到不可能失败。正是因为这特性,它不会给你造成任何负担,而且具有超强的“欺骗性”。
实行微习惯的目的就是把一种行为变成一种习惯。它不像市面上的“21天行动计划”和“100天行动记录”,有明确的时间节点。微习惯就是从每天1个俯卧撑开始,自发增加“额外环节”(不增加也没有什么紧要)。即使当日工作繁忙或是偶尔懒惰作祟,也能按最初的“每日1个俯卧撑”的健身设定达到要求,大大消除愧疚和挫败感。
温迪·伍德曾有断言,“遇到压力或身体不适时,人们无法轻易做出决定。在你没有精力做出决定时,往往会重复平时的做法。”
村上春树“除魔”的方式就是跑步。像每日吃饭般,与时间同行,与生活同在。
02,
为什么“打鸡血”失去了法力?
当知乎warfalcon聊起自己每日读完一本书时,我告诉自己今年要完成100本的阅读量;当我听说同期的豆瓣友邻已经出书时,我发誓自己也要每天更新文章。
在前期培养习惯阶段,我总是用他人的每日阅读量和书籍出版作为动力源,来维持自己每日的阅读和写作。每天都有两个声音拉扯着大脑“别人可以为什么你不可以”,“我太累了,今天就算了吧”。这导致我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在塑造上苦不堪言,却又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而《微习惯》一书帮我找到了答案。动力之所以不可靠,是因为它以人的感受为基础,而人类的感受总是容易改变,假使身体不适,不适感会被放大百倍。不能把希望建立在如此不稳定的基础上。
“先行动后动脑”,成了动力的替代策略,俗称意志力。当你做事缺乏动力时,意志力的消耗就会猛涨。
03,
微习惯为什么与众不同?
拓宽舒适区。
试图培养一个习惯前,总要先有所行动。而阻碍行动的两个时间节点:行动前的阻力和继续行动时面对的阻力。
斯蒂芬·盖斯在《微习惯》中给出建议——“小火慢炖”。不要一步跨到目标区,先在舒适区的边缘活动,再一点点向目标区移动。
一小步+想做的事=较高的进一步行动的可能性
没有压力。
我曾经试过跳操减肥法,每天耗时两个钟头,算上心理建设的时间,晚上10点换上运动鞋都算早的了。如果某天晚上大鱼大肉,或是没有完成运动计划,马上就会坠入无休止的自责与厌弃中。我曾私以为,培养习惯的人都是这样,通过这么坎坷的方式。
而斯蒂芬·盖斯“每天1个俯卧撑”打破了我传统培养习惯的行动方式。
“我只做了一个俯卧撑,肩膀就快要裂开了。肌肉就像睡了24年刚醒过来一样。可是,既然都已经摆好姿势了,我索性又一口气多做了几个。”
有一天作者已经睡觉了,突然想起来今天的健身计划还没完成。赶忙趴到地上做了1个俯卧撑,然后上床,入梦。
习惯是什么?你可以把自己累垮,让自己疯狂工作,只要你能保证第二天仍能达到最低要求,就没有问题。不畏难,不为难。
04,
彻底改变的8个步骤。
第一步:选择适合你的微习惯和计划
1.每天8个仰卧起坐
2.每天写100字
(因为我的每日阅读已经成为习惯了,就不再算做计划)
第二步:挖掘每个微习惯的内在价值
深入挖掘,诚实回答。
每天写100个字。为什么?
因为我开始喜欢上写作了。为什么?
为了锻炼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希望心之所想都能用文字表达出来。为什么?
因为我喜欢讲故事,又喜欢表达观点,所以希望用讲故事的方式间接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和主张,与人们产生共鸣和联结。而不是强行地把观点加诸他人身上。为什么?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判断准则。有的可能还在完善,有的可能需要升级换代。我只希望尽最大的能力,引发他人思考自身问题,学会面对而非逃避。
第三步:明确习惯依据,将其纳入日程
培养习惯的常见依据有两种,时间和行为方式。
根据时间进行的微习惯行为可在下午3:00或晚上9:00等时间完成。
根据行为方式进行的微习惯可在午饭后、开始工作前、开车时、如厕后完成。
我的依据:睡觉之前。
第四步:建立回报机制,以奖励提升成就感
感官回报(一块蛋糕)和抽象回报(马甲线)。
学会爱上延迟满足的感觉,对之后更大回报的期待也是回报的一种形式,它能对你进行抑制,让你不至于现在就去兑换小回报。
第五步:记录与追踪完成的情况
一定要手写,一定要手写,一定要手写。我专门买了n多个小本子,记录每天的微习惯计划。在睡前检查完成情况,用红线划掉。
第六步:微量开始,超额完成
微习惯的超额环节。
自发的,即使每天刚好完成最小目标也没关系。超额完成目标后,记得夸自己“了不起”。
微习惯安全网。
8个仰卧起坐的健身计划和100字的写作训练,就是我的安全边际网。按计划执行,不在心里偷偷设置上线,也不跟自己较劲。
如果你只能达到最低目标,它还是会成为习惯,而且相对很快,因为量很小。一旦它成为习惯,你会出于在它基础之上进一步发展的完美位置。
第七步:服从计划安排,摆脱高期待值
我们明明可以设定更高的目标,为什么还要制定这么小的习惯呢?
从潜意识层面看,超额完成目标后,大脑会设定一个新的期待值。它承载了你以前失败经验带来的所有负担和压力。如果持续不断的提高目标,当有一天达不到要求时,你可能会让自己重新走入失败的阴影,继而内疚与绝望。
拒绝更大的目标,坚持原定目标。
第八步:留意习惯养成的标志
当写作变得很容易,不写反而会很难时;自信的告诉别人“我常看书”或者“我是个作家”时;不再担心自己漏掉某一天时;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常态时;这表示你已经将写作这个行为变成了习惯。
作者在《微习惯》中有一段话我特别喜欢:“我熬夜写作到很晚的选择是我内在价值的体现,即使全世界都不同意,我也不会动摇。就算全世界都反对你的做法也没关系——别因为胆怯而选择不适合你的生活方式。”
行动见真章,愿我们都有机会体验新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