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撤

孔子的那个时代,礼崩乐坏,但即使是到了现在也常常听到一些老人唉声叹气的说:“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前面说到季氏在自己的庭院里用八佾之舞,僭越了礼制。当一群人吃饱喝足了,撤席的时候,又开始唱《雍》。

但是,也有的人说,八佾是祭礼时用的,在祭祖结束的时候,“三家”一边唱诵《雍》,一边撤去祭品。

但不论是怎么讲,“三家”都僭越了礼制,更加可以看出他们的野心勃勃。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三家,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

雍,雝(yōng)渠也。这里是指《诗经》中的一篇。

彻,通也。

相,省视也。

维,车蓋(gài)维也。

避,回也。避公,指诸侯。

穆,禾也。

堂,殿也。殿者、击声也。

这段话的大体意思是:鲁国大夫季孙、孟孙、叔孙三家,祭祖结束撤出祭品时,唱诵《雍》。孔子说:《雍》里面讲“天子仪容庄严肃穆,诸侯们陪着助祭”,在三家大夫的庙堂上,怎么能用这个呢?

在《说文》中“礼”是“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这样的解释,而在《周易》中有个“履卦”,大象为“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意思是说作为领导者要分得清上下,分得清位置,使人民循规蹈矩,安份守纪。

八佾、雍这样的大礼,拿到现在来说,可以说是宪法。

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开始变坏,是由有权势的人所引导的,平民百姓要么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要么有样学样,要么被逼上梁山。

平民百姓能有多大的本事,有一个可以住的地方,能够吃饱喝足,就算是谢天谢地了。当然了,如今的人,内心的欲望总是得不到满足。

现在常说“富贵险中求”“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但是如果为人处事没有原则的话,那就是“或跃在渊”了。

声明:本公众号所有文章为本人现阶段理解,日后或将推翻此番言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