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就是反复学习,达到熟练。
这样的练习存在于我们生活中,不敢开车,多练习;不会唱歌,多练习,很多不会,不熟的事物,需要我们多练习,达到熟练程度就好。
但是,练习前面加上“刻意”,一下子把普通的练习拔高了几个等级。“刻意”的意思就是用尽心思,潜心致志。刻意练习就是用尽心思的练习。
怎么个用尽心思练习?
首先确立目标,是成为某个领域,行业的冠军,大师还是专家?
其次找到好导师,好导师才能提供给你正确的练习方法。
下来是专注,对目标的专注,对练习的专注。
反馈,在反馈中不断调整,纠正,改进。导师指正,参加比赛。
有了前面四个因素,才能称得上是“刻意练习”。
那些冠军,大师,天才,专家都是具有了四个条件,加上一万小时的刻苦练习才修炼而成。
书中对一万小时练就天才说,有不同的看法。认为有的领域不到一万小时,有的领域超过一万小时。我同意提出一万小时天才理论的美国作家丹尼尔·科伊尔说的,一万小时就是泛指,想要成功,离不开日积月累的长期练习,并不是说,你只要练到一万小时就成功了。不一定。要经过长期的刻意练习,才能成功。
就像作者说的“在许多需要人类付出艰辛努力的行业或领域中,要想成为世界上出类拔萃的顶尖人物,必须经历多年的刻意练习”。
不是每个人都能经受住刻意练习,所以成为大师的天才的人,只是极少数人。
我们可以把刻意练习用到工作上,生活中,虽然成不了天才,但也能成为人才。
这本书是两位作家合写的,一位是安德斯·艾里克森,心理学家;一位是罗伯特·普尔,科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