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应该给孩子什么2020.1.22
人或多或少的都会有自卑的情节,用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德勒的话说,自卑是人动力的根本原因。
但是中国的发展速度太快了,短短的几十年,作为九零后的父母,大多也是六零后七零后,大家忙着赶上改革开放的红利,要么没有时间,要么心有余而力不足,很多的孩子,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的孩子,都是“自然生长”,一个孩子,想要在以后的学习竞争环境下良好发展,首先是要从家庭成长中汲取营养,在家庭中感受到爱和自尊,自信,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更加的坚强,更加的有毅力,在面对很多的来自同伴、学习的压力时,能够更加的有勇气去挑战。然后正向的累积效应,他们会慢慢的更加的德智体全面领先那些没有在家里感受到爱,自尊的孩子。
有一种观点:培养一个贵族,要三代人的努力;在现在这个个体能够展现很多的不平凡的时代,这句话特别的绝对,但是和:“寒门贵子”这个辩题相同的是一种观点,家庭教育更加的重要。孩子如同一棵小树苗,家庭赋予了一个孩子面对自然风雨的品质。当然很多人会举例那些逆袭的案例,我想说他们很幸运,很早就通过自己拥有着正确的认知思维。但大部分的孩子没能逆袭,因为他们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这个起跑线不是说多早送孩子去读书,给孩子报名多少个培训班,而是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认知思维。
撇开经济能力,在家庭教育中,培养一个孩子,是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让孩子感受到爱,建立自尊和自信。
当孩子外向调皮,亦或者孩子内向不爱说话,作为家长,首先我尊重你的表达,无论对错,你都有表达的权利,我不去批评和指责你,然后我也要表达我的观点,我会告诉你你做的事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会造成什么样的损失,每个孩子都是渴望成长的,比如当孩子打碎了东西做错了事,家长完全可以表达感受,而不是情绪,我会告诉他,我很难过,这个东西要多少钱,然后问他该怎么避免这种不必要的损失。当孩子能够感受到爱和被尊重,他也会尊重你,而不是慢慢累积的叛逆心理和不爱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