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合理使用"得到"app的听书功能来提升阅读质量

最近在小伙伴们的强烈推荐下下载了"得到"app,使用后觉得收获不小。但任何好用的工具都是双刃剑,有利有弊。如何认识和理解这一工具,使其运用的恰到好处,人剑合一:)助力我们的阅读,想在这里和小伙伴们分享讨论一下。

首先给完全没有听说过这一工具的小伙伴简单介绍一下。已经在使,或用得很溜的小伙伴就请直接跳过这一段吧:)

得到是一款学习类的应用app,包括精品课程、得到听书等内容,今天主要想谈的是VIP每日听书这个功能。

在购买了365天的听书VIP后便可以随意下载已经整理好的任意一本音频书。

像这样:

图片发自简书App

---------------------------------

音频长度为30分钟,内容分为:视野、心理学、历史、商学、自我管理、管理学、文学、商业、职业发展、社会学等等。

很多畅销书籍,经典名著,都包含在里面:

图片发自简书App

听书的同时有整理好的笔记和思维导图供笔记和复习:

图片发自简书App

购买了以后,为了物有所值,简直如饥似渴:),一直听了好多本,好处真的是显而易见

1.读书的门槛降低,书籍涉猎变广

有图有真相

2017年的阅读列表

图片发自简书App

2018年一季度的阅读列表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绝对是数量级的重大不同,不提阅读质量,观点的涉猎和领域的多样就遥遥领先了

2.难读的无法涉猎的书,可以纳入视野

1)《从一到无穷大》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本书是一位非常值得钦佩的长者强烈推荐的,当时热血沸腾,直接买了纸质版,然而>_<,太艰深了,自我限制后就根本看不懂了

然后就只好停滞下来,最近在得到里找到这本书,由于音频深入浅出,整体的阅读门槛降低了一个层次,于是我这样的小白也仿佛轻而易举的听懂了。听懂后突然从心底里意识到数学的重要与美好,宛如打开新世界的大门。觉得小时侯没有看过这本书实是一种遗憾。

图片发自简书App


2).《安娜.卡列尼娜》

图片发自简书App

列夫托尔斯泰从小就是必考作家,《安娜》这本书初中的时候勉强读了半本直接要死掉的样子,人物各种乱入,走马灯一样出场,名字就记不住,更别提领悟思想了。但在得到上见到时却觉得可以拿来听一听,总体来讲虽然被各种严重剧透,但两条感情线被讲述得清晰明了,增添了看下去的兴趣和信心。

图片发自简书App


3.曾经读过的书会有新一层的体会

1).围城-加深理解层次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本书以前看过原文,首次阅读的时候颇被辛辣的笔处和巧妙的构思所震慑。看的通透已然不易,讽的到位,恰当,甚至幽默更是难得。但受当时自身层次的限制。婚姻和爱情的话题关注更多,对于围城中所表达的自我之城、事业之城的围困竟全无知觉。得到的总结无疑令阅读产生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图片发自简书App

2).傅雷家书-整理细碎观点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是不似曾国藩那样政治意味浓重的家书。傅雷对文艺的评论针针见血,既见文艺评论家的深厚底蕴,又见老父拳拳的爱子之心

可是,由于结构比较散碎,读时虽觉温暖,千回百转后,却似乎没有沉淀出什么。得到对这本书的总结虽不全面,却很有启发性,梳理了散文式细碎的文字,使观点得以凸显和沉淀下来。

图片发自简书App

3).《苏东坡传》-惊奇之心的查缺补漏

图片发自简书App

抱着追随林语堂大师一起追星的心情来看,一路看去,很多惊奇和美好,还曾写了相关的文章。但时日一久,许多地方便记不真切。重听一遍发现许多有趣的部分都被忘却或忽略了,一本余味无穷的书绝对值得多看几遍:),如若来不及,听听也不妨。

图片发自简书App

安利了这么半天也要来说说问题了。不好的地方也是显而易见的

1.你丧失了与书中的语言,论据和节奏感的亲密接触的机会

      六神磊磊有一篇推送,说一个人的观点往往只见是否新颖,而无法见高下。往往是论据、细节的推理、对论点隔离缓冲带的建立才是入门小兵和一代宗师们的本质差别。

      比如有的人会认为人性本善,有的人会认为人性本恶。有的人会认为先有蛋,有的人会认为先有鸡。观点往往一体两面,除非上升一个维度,否则并不能看出什么高下。但是试图证明观点的方法却可以看出功力。比如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问题。有人会从生物学,进化论等方面找出史诗般的论据,而有的人会说不这样回答就不能过自然课考试了:)

      故而即便是西子,只见骨架也难观其美,非得见肤容胜雪,乌发如瀑,看举手,看投足,看形容态度,听莺声燕语,见眼波流转,方才算得晤佳人。

    因此错过作者对论据的规划,结构的铺排,错过作者的语言、节奏,无疑是本质性的损失。而这一切的获取,必须依靠我们阅读原文

2.理解有可能有先入为主的偏颇

且不说故事或悬念类型的作品被剧透的概率高达半分之一百八十:),即便是论述型的作品,应用型的文章,别人读来与自身读来,理解方面也难免有重大分歧,经过两轮阅读和再加工后,信息衰减和扭曲程度可想而知。更成问题的是,在阅读之前你可能先通过听书获得了某种第一认识,这一极可能不客观的认识,时常令flag高高立起,使得你和作者在通过阅读达成共识的道路上走向歧途:)。

因此我们如何持剑守正,来正确使用这一工具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我目前的感觉是

1.将其纳入《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所提到的阅读体系

《如何阅读一本书》提到不是所有的书都值得一读粗读可以作为删选的工具协助我们,步骤主要包括:阅读序言、阅读作者简介、阅读目录、挑选感兴趣的章节细读两段,然后快速从头略读一遍。这一过程得到听书可以协助完成甚至完成的更好。音频一般会对背景和作者有一个概要介绍,同时会概括主线,再提取一些有益的细节,基本吻合粗读要求。粗读与听书都可以达到初步了解作品,判断阅读价值的目的。一般来说,听音频作为被动形式可以配合运动、开车、发呆:)会更灵活和高效。尽管误判的风险仍然存在,但可以节约精力和时间。

2.用于拓展领域

对于有难度,或很艰深的书,用“得到”先听一遍,无疑是很不错的方法。会从全无着力点变为看见了门坎:)。在目的为扩展领域的阅读中,名词概念的定义与澄清非常重要。在听音频的过程中获取这些名词信息,有助于进一步查阅资料,进行领域的深入,因此需要特别关注。

3.用于总结

当你阅读过一本书,如果它是值得你精读的书,那么再听音频相当与另一位很有品味的读者交流了观感,往往有重新梳理,查缺补漏,相互激荡的作用。如果你也写了相关的读后感那么这种比较和促进则极可能更为明显。


最后需要提醒各位小伙伴的事

如果是感兴趣的领域,或是真正值得一读的书,请千万不要放弃读原版,很多东西都必须是在读过原版之后才有可能获得,如同我们无法为没有吃过冰淇淋的人形容冰淇淋的滋味一般。只有亲自品尝,才能有所体会。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以上所有截图来自得到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阅读的层次 阅读的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 我们称之为层次,而不称为种类的原因是,严格来...
    朱进伟西农阅读 21,529评论 17 131
  • 难度指数: [美] 莫提默·J. 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 [卡片作者]刘克亮 学会一种新知识不如掌握一种获取知识的...
    Jean_zz阅读 9,109评论 1 64
  • 在爱情的路上,最大的过错就是错过。 在爱情的路上,有几个人渡过了风波。 在爱情的路上,有情人往往擦肩而过。 在爱情...
    念来过倒要字名阅读 1,553评论 3 5
  • 自从追随何先生去了深圳,我和我的小伙伴就成每半年一聚的“牛郎和织女”。于是在可见的时间里,我总是抓住任何可以相聚一...
    小优老师爱生活阅读 4,758评论 15 16
  • 沉醉了,忧伤了,我不知道我是怎么了,总是会失神,像个傻逼,被人耻笑。他的一切,让我深深地迷恋,多少次,我想他,眼泪...
    健忘的菲尔阅读 90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