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成〈中庸〉学习笔记33》

《金文成〈中庸〉学习笔记33》

今天是己亥年丙寅月己亥日,正月廿七,2019年3月3日星期日。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上一节学习了"修道之谓教",知道了"修"不是自修、修身的修,即不是个人化的。修在这里是品节裁成的意思,是社会学、政治学意义上的运用。

修,是制定的意思。

如果从教育事业的角度而言,这个"修"字就是编辑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工作。如果从政治事业角度而言,这个"修"字就是制定和实施礼乐刑政的工作,即"节之以礼、和之以乐、齐之以刑、禁之以刑",用以教化和规范群体行为,创造公平正义的环境,共同努力实现幸福生活。

综观《中庸》开篇三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是子思阐述道的本原如此。

分为四个主要议题:首先从天赋先验论开始,其次论述人和物各有当行之路,再者提出人性产生差异性的"气禀不齐"理论,最后以人所应有的作为收尾,即制定规则的智慧和勇气。

综上所述可知,人之所以为人,道之所以为道,圣人之所以为教,这一切的本原是天,而这一切又无不备于我。这两者合而言之就可以得出天人合一的结论:合于性、合于道、合于教;合于命令、合于遵循、合于修制。

明白了道之本原的出处及其与人的同构性,我们该如何做呢?《中庸》给出了人生终极策略:终生学习,终身实践,即,朱子所说的"于学知所用力而自不能已矣"。

明天继续。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中庸>》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张汝伦老师诸书》张汝伦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