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当之无愧算一位,文天祥本来不叫文天祥,文天祥的名字是后来宋朝皇帝赐的,因为文天祥有才华。
并且才华被宋朝皇帝赏识,得到了朝廷的重用,对于宋朝来说是一件吉祥的事,所以赐名叫文天祥。
【一】南宋英雄文天祥
很多人对文天祥的印象,停留在他是一位文学家,文天祥的文学造诣确实很高。和他的文学造诣相比。
文天祥的人格和气节更是令人敬佩,这主要表现在文天祥对于宋朝的忠心。文天祥出生在南宋末年,他年轻的时候,南宋正值宋理宗在位。此时的大宋王朝摇摇欲坠。
文天祥凭借自己的才华,通过科举考试,考中了进士第一。从此开启了文天祥的仕途。文天祥有才华,但生不逢时。
他的一生可以与诸葛孔明相提并论。此二人都有才华,都是生不逢时。遇到了一个扶不起的阿斗,文天祥所面对的敌人也更加强大。
在元军南下攻宋,眼看着宋朝就要亡国之际,大宋朝廷向天下人,发出了求救信息。无论是谁,只要有能力,都要快点去救援。
文天祥得到朝廷发出的求救信号,痛哭流涕。他悲伤的原因,是眼瞅着自己的国家即将被元朝所攻占。
文天祥做出一个令人敬佩的决定,他散尽家财,招募士兵,凭借自己的影响力和组织力,硬是募集了几万人的军队。
【二】兵败被俘
文天祥募集起来的几万人军队,虽然人数众多,但都是一群乌合之众。不是说这些人没有爱国之心。
而是这些人空有爱国之心,并没有经过实际军事训练。他们所要面对的元军,是一群久经沙场,能够征服亚欧大陆的精锐部队。
这样敌我力量悬殊的对决,不用说也能知道结局。但文天祥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样,上来就失败了。
事实上在文天祥的统领下,宋朝的军队和元朝军队,双方各有输赢。文天祥也曾收复许多失地,打过很多次的胜仗。
文天祥一共元军俘虏两次,可是这两次被俘都不是因为文天祥军事水平不行,比如文天祥第一次被俘是因为元朝将军不按套路出牌。
文天祥本来作为使者去元军处讲和,在讲和的过程中和元军主帅伯颜吵了起来,就被元军拘捕扣留了。
文天祥第二次被俘,是被潮州人出卖,当时有位潮州人叫陈懿,他本身是一个盗贼,文天祥见他骚扰百姓,就把他赶走了。
陈懿怀恨在心,因为他熟悉文天祥的驻扎环境,主动为元朝将领张弘范带路,趁文天祥不备,这才抓住了文天祥。
【三】文天祥死于何人之手
文天祥被俘后,一直到他被处死,大概有三年时间。最令人悲伤的不是南宋英雄文天祥去世了。
而是文天祥是死于自己人的手里。这是最令人气愤的事。文天祥从被俘的那一刻起,元朝无论上下就不曾亏待过文天祥。
抓住文天祥的主帅叫张弘范,他以贵客的礼遇来招待文天祥,当然目的是劝说文天祥投降,文天祥注重气节决不投降,张弘范反而更加敬重文天祥。
到了元朝朝廷,忽必烈听说文天祥有才能,更是一心想要文天祥为元朝做贡献,也是礼遇有加,忽必烈为此派出宋朝的降臣,去劝说文天祥。
文天祥最后也并不是一定就要舍生取义,他的本意是可以投降的,但是不能立刻做元朝的官,而是以出家道士的身份,先缓缓。
这一要求是合理的,也是人之常情的,不可能自己国家刚灭亡,立刻认贼作父。如果那样以后还怎么混。
劝说的宋降臣,看见文天祥竟然同意投降了,内心很惶恐,他们担心文天祥投降之后,回到老家再举兵抗元。
如果那样就会危及到自身性命,况且文天祥有才能,他如果投降了,忽必烈一定会重用文天祥,那这些降臣就没机会上位了。
为此,这些前去劝说的降臣并没有把文天祥想要投降的本意告诉忽必烈,相反对忽必烈说,还是赐死文天祥吧,这样对文天祥来说是最好的结局。
忽必烈不忍心杀文天祥,但在犹豫之际,这些宋朝的降臣,已经把文天祥处死了。忽必烈知道这事后勃然大怒,但也为时已晚。
结语:
总之,南宋英雄文天祥,面对求贤若渴的忽必烈,一心只求做一道士,原因是他对宋朝的忠心不二。
参考文献:
《宋史》
--END
【历史像一壶陈年老酒,需要细细的品,在这里,静下心,我带你穿越那千年往事,回来,你会更加粉嫩。关注你的老朋友:阅史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