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游学记之北戴河(四)

北戴河

一座有根基的城市都会有一一座后花园守护着她,成都是青城山,北京就是北戴河了。

民国开始,张作霖在北戴河建了第一座府邸,自此之后,他就成了达官政要显示身份地位的一处避暑别院。

有幸住进了一所年代久远的疗养院。这座院落最大的特征就是古木苍松,虬枝交错,异常精美。

院落的后门就是海滩,夜晚海风吹拂,坐在海边,听着远处海浪的拍打,看着影影焯焯的灯塔,有一种美好似乎紧紧裹藏着自己。

同来的两个小姑娘,一高一矮的在海滩边互相用手机拍着彼此,银铃般的笑声一如当年我们的时光岁月,满满的幸福回忆。

随游艇出海,浪花溅在我的身上,远处的海螺建筑越离越远,旁边的帅哥不断的变换着游艇在海中的速度,卷起千堆雪,极目远眺只有一望无垠的海面和那波涛汹涌的海水。

这就是我们神圣不可侵犯的国土。所谓江山才是真正绝色的女子,不老不死,不生不灭,永远风华绝代,冷若冰霜,高不可攀,轻蔑俯视众生,眼看着她们为自己拼的你死我活,血泪横流。


远眺大海

傍晚时分,一个人在这座城市骑着单车穿行,躲开所有的人潮鼎沸,避开人群和那些奔向公园的人们,埋藏在这座城市里,找寻离自己远去的疏离和孤独,我喜欢这种感觉,肆意游荡,自由奔放。

车子在大街小巷里不断的穿行,走着走着,竟然来到了海岸线边的老虎滩公园。公园左侧写着北戴河三个字,游人们争相留着影。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在这条海岸线上或躺或卧或畅游,处处都是人海。在一群一群的人中间,看着他们不同的表情,我忽然有一种身临其境的观影感。

我继续骑着单车在人潮中逆行,走过了一个不知名的黑色小巷,完全没有恐惧,感觉这夜色是为我一个人量身打造,我需要这种黑色的包裹,安全平常。

我需要一个人去追寻我的自由。天上一轮月,地下一个人,在暗夜里踽踽独行,我喜欢。

那条长长的海岸线,一边连着民众,一边连着别墅群,面朝大海,身入其中,在浪花里拍打着的其实都是同样为人的生物。

那年渤海湾石油泄漏,每个人游泳后的油污不会因为阶层的高低分出差别,黏在身上的都是同样的污点。就如同今天刷屏的疫苗,父母们暗自庆幸着这不是自己的孩子,又有多少父母今日长夜难眠。这个国度里,谁也不敢保证从头至尾自己能成为那幸运的一员。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我们不应该高估自己的能力和本事,面对固如金汤的江山,人人都是大海里随风飘荡,扑打在海面的无能为力的海藻。

可那是命,那些抓在手上的命运,一定不要交给别人,要交给自己。

为人父母,期待这场战斗能够拯救更多的孩子,也期待这不是又一场朋友圈里的自我YY。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