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是一位90后大学生,在大学里面向来学习努力,勤勤恳恳,成绩也常常在班里名列前茅,多次获得奖学金。
这学期开始,小A越来越厌烦听课了,有时候宁愿在寝室看一本自己喜欢的书,也没有去听专业课的欲望。
小A的专业课老师,是一位非常成功的人士,不到30岁的年纪,凭着自己的努力拼搏,拿下了一个又一个项目,甚至可能在30岁之前就有资格申请副教授职称。
老师带着对成功的渴望,对学生的期盼,经常在课上给大家讲解怎么去做项目,怎么去赚钱,怎么去发展自己的事业,怎么做一个成功的人。而她却忽略自己所带的课程,甚至一学期只有一小部分课在讲和书本知识有关的内容。
可小A不喜欢这些,她更愿意活出自己的样子,她不喜欢成为老师眼中的"成功人士",不喜欢成为舞台的焦点。她只想过上普通人的生活,在业余时间去读读自己喜欢的书,她的光芒不在舞台,而在那些不容易被人注意到的角落。
在多数人眼里,小A的老师就是社会成功人士的代表,年纪轻轻就能在事业上获得很大成就,名利双收。于是我们在这个物质的年代,把成功定义为了"功成名就,有权有势,钱途辉煌"。一个人不管在哪个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只要他不是有钱人,就不会被关注。这就是为什么黄晓明只是和Angelababy结个婚就能成为头条,但是同一天,屠呦呦成为第一个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人,却无法成为头条;这就是为什么中国航天工业取得技术性突破的新闻,还不如某某富商在美国买下一座豪宅更受关注。
小B同样也是一位90后,他和小A刚好相反,从几年前,大学时代的他,就对自己事业的期望值很高。他想成为大家都崇拜的人,拥有着名气和社会地位,于是他立志当老板,拼事业,成为有钱人。甚至,小B为了做兼职,为了去实习,为了给学生会拉赞助,他将自己的专业课全逃了。他在学校的各个角落里发着传单,还被同学们嘲笑;他在路边啃着冷风吹过的饭菜,只为了等老板下班,给他三分钟的时间谈学生赞助的事情;他给人端茶倒水,顶着烈日给领导买水,只想领导能给他一个机会。
小B不断地受挫折,又不断的站起来,终于在毕业这一年,他成了班级所有学生中,实践能力最强,工作经验最丰富的学生。毫无疑问小B得到了班级最好的offer—— 一家上市公司的销售主管岗位。
小B不敢懈怠,比在读书的时候更加努力。每天5点就到了公司,开始打开邮箱,处理邮件,联系客户。到了晚上11点,小B写完工作总结才离开办公室。
小B一路飙升到总经理的职位,用3年的时间完成了别人10才能完成的升职过程。小B的同事小花,是公司的高管,被小B勤奋努力的精神感动了。他们迅速坠入爱河,结婚生子。婚后小花为了照顾孩子,辞掉了自己热爱的工作,在家当起了全职太太。
可是好景不长,小花在婚后2年跟小B离婚了。她心情不好需要安慰的时候,小B在工作;她一个人抱着孩子去商场,出来后下大雨需要人接的时候,小B在工作;她怀孕在床,孕吐吐了满床的时候,小B在工作;就连离婚的时候,小B还在工作,离婚协议还是邮寄到公司签的。
小B很渴望成功,并且将成功定义成了事业,除了事业,其他的都不重要。
诚然,从事业的角度看,小B是职场成功人士。可是他同样是一位失败的丈夫、一位失败的父亲、一位失败的儿子。他在事业上成功了,却在家庭上失败了。
成功不应该被"标准化",成功不应该只跟物质有关系。
成功有太多太多地方可以衡量了,科学家的研究取得了突破进展,这是成功;一场公益活动圆满结束,这是成功;老师辅导学生考上了他们想去的大学,这是成功;坚持跑步瘦下十斤,这也叫成功。
对于工作来说,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这就是成功;对于生活来说,每个人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这叫成功。
总之,成功不应该被"标准化",我们应该先知道对于自己来说,什么是真正的成功,然后才能去追求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