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校分给我教研组长和集体备课组长开始,我的压力如牛负重。一方面认为自己力不能胜;另一方面因为害怕身心俱疲。
9月份开学以来,每天活在担心里,害怕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我,心里想:会不会笑话我,觉得我着实干不了这工作。
终于,第一次教研活动如约而至。可是,以前的教研活动我为什么总是在抄政治笔记,从来不认真听一次,哪怕一次也好。也不至于如今这般不知所措。提前准备什么?该如何准备?开会说什么?说普通话还是方言?算了,为难死自己算了。
不管怎样,第一周的教研活动硬着头皮还是准备了一番。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准备了总是还有个模样的。就这样,迷迷糊糊的蒙混过了第一次的活动。
对于性格内向的我来说,平时多说一句话都嫌多,更不要说在17位同事,外加一位校长面前让我开口,那是需要用启子往开翘嘴的。
其实,在我内心深处,还存在着一丝的窃喜,要不然本可以直接推辞的。欣喜的或许是在这么多年默默无闻、平淡无奇的我终于也有被领导看见的一次。
所以,在第一次教研活动搞完之后,我开始思索,要想干好这份工作,首先得端正态度,克服心理障碍,也就是不要自己瞧不起这个,不要被自己这个敌人吓跨。
还记得上学时,我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给同学们的影响总是很沉稳,感觉像个智者。其实不然,那是因为自卑罢了,不敢有更多的辞藻。
如果这样可以给人一种错觉:沉稳,适合当组长。那就让这种错觉继续,因为我打算好当这个组长了。
接下来做得事情是学说话,如何说?说什么?是啊!平时不怎么看书的我哪有什么词汇和语感。于是,我决定开始看简书,一方面培养语感,让自己有话可说,另一方面积累好词好句,让自己说出来的话有质量。
所以一有时间就看简书里面的内容,有关爱情的、生活的、绘画的、教育的等等各种能增长见识、开阔眼界的文章。有时候能感同身受,这就是我要说得可我从未想过可以表达。比如:有一次看到一篇文章是关于爸爸为了省钱决定自己陪儿子一起学习英语的计划,从刚开始的简单的英文动画片到最后每天坚持听20分钟的BBC。这让我与他产生共鸣,是的,我认为如果孩子是复印件的话,父母的确是最好的原件。以身作则,才能真正的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而且还能省出一部分的资金用到别处。
我第一位关注的简书签约作家便是孟小满,羡慕她是一位乡村教师,不埋怨、不堕落。最主要的是她写得故事总能道出生活中的现世。有一次我给她评论:故事情节太完美,可以拍一部电影。她回复我:如果是那样的话,还需要好好修改,再增添一些内容。
我很欣慰,每一次评论她都认认真真回复,就如朋友圈一样,这样更能感到她并没有那么高高在上,盛气凌人。
话说回来,虽然看关注简书的时间不长,但是也明显能感觉到自己有话可说,而且有那么一点自如,有时情不自禁的说出几个成语,语言也可以不干巴巴。
当组长也好,不当组长也罢。不管怎么样,我似乎在简书上培养了一种习惯,一种做事要持之以恒,一种每天学习各种新知识的好习惯。
下次的教研活动,我会如约而来,而且信心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