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像从没有花这么长时间思考一本书,我想故事类书籍的阅读带给我的,不是逻辑思考和理解上的挑战,而是感性的共鸣和人文视角。
前几天分别从信仰,家庭的角度写了自己的理解,今天我想从教育的角度来分析塔拉的蜕变和带给我的思考。
从被洗脑到卖花女
塔拉还小的时候,曾经有机会跟着奶奶出走去上学。不同于父亲的偏执,奶奶建议塔拉冬天的时候跟着他们动身去Arizona州,这样可以避开她的父亲的阻挠,之后可以送她去上学。彼时的塔拉仍深受父亲的影响,拒绝了这个机会,选择了继续留在巴克斯山;在外婆家里,泰勒第一次萌生去上大学念头的时候,外婆表现出对泰勒想去读书的意愿相当的雀跃,这让塔拉觉得不解,跑去大学被洗脑有什么值得开心的。彼时的塔拉对上学的概念仍然是偏执的;当塔拉遭遇肖恩的暴力时,泰勒突然的出现让她萌生了出走的想法,泰勒告诉她,这个家不该是她以后呆的地方,此时的塔拉才开始严肃地考虑上大学。肖恩的施暴可能是塔拉考虑出走的最开始的因素。之后的事情似乎顺理成章。
塔拉绝对是个有天赋的孩子。这一点从慧眼识珠的dr kerry和prof steinberg对她的赏识可见一斑。刚开始在剑桥学习的日子里,塔拉虽然学术有成,但是内心深处还是有着不属于这座高等学府的归属感和自卑感,她的心还是留在了巴克斯山。随着视野的开阔和对历史的深入研究,她开始质疑父亲的价值观和信念,心里的世界逐渐开始崩塌,摇摆和彷徨让她无数次逃回巴克斯山,然而她已经不是过去的她,靠近父母让她更加怀疑以前的自己,最终她挣脱了原生家庭的羁绊,选择了做新的自己。就像卖花女一样,也许最初从乡下女孩踏入著名学府的变形是外在的,然而最终由内至外的蜕变,变成全新的坚定的自己,是真正意义上的化茧成蝶。
自愈之路
父亲和肖恩都是有精神疾病的。如塔拉所说,其他的人都是受害者。塔拉对肖恩屡次对她的虐待的反应,都是以大笑掩饰,不仅自欺欺人还让旁人认为这是两人之间的玩笑。肖恩的反复无常、时好时坏让塔拉产生了一种错觉,也许肖恩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如果她大声说出来肖恩就不会再施暴,亦或者她自己也有错。在我看来,这似乎已经是Stockholm syndrome 了。这种心理障碍以及它的副作用事实上已经严重影响了塔拉的精神状态:她和查尔斯,以及后来的尼克的相处都是非常不健康的,她开始有不婚主义的念头,这是情感失调的特征;对教授对她的称赞感到非常不习惯,认为自己只配得上羞辱,这也是imposter syndrome的迹象;在跟家庭撕裂之后,她经历了精神崩溃,靠麻痹和封闭自己度日。这其中的每一种心理问题都是非常严重的精神失调。然而这一切最后都烟消云散了。除了朋友,师长,心理医生还有泰勒对她重要关头的巨大帮助,我想她接受到的教育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她从历史先知那里得到了力量,她吸收到的知识得以内化,铸就了她新的思考和辨别能力,让她得以自救,继而新生。
教育的思考
塔拉是块金子。这是她的老师说的。金子即使短暂的蒙尘,也依然会闪闪发光。塔拉的原生家庭环境极端且暴力,但这并没有阻挡金子发光,然而前提条件是:塔拉走了出来,她接受了高等教育。
耶鲁大学心理学家Sandra scarr说,“父母只要避免暴力、虐待,不要漠不关心即可,除此之外,父母做的任何事情都不会产生显著影响”。也就是说原生家庭的作用给孩子提供的是健全的生长环境。如果孩子本身是个优秀的孩子,恶劣的家庭环境会导致孩子不能健康成长,比如心理疾病,或者是表现低于他们的智力潜能;如果家庭环境正常,孩子至少能健康成长为普通人。而孩子能不能成为优秀的人呢?这几乎完全取决于智商,也就是先天基因,后天很难提高。
由此可见:原生家庭的主要作用是决定一个人能不能达到普通人的层次,而智商也就是先天基因决定了一个人能不能从普通到优秀。
《教养的迷思》这本书里也提到过,统计显示,除了先天基因的影响,社会环境对人的成长的影响远大于家庭教育的影响。
塔拉的经历似乎佐证了上述观点。塔拉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她本身应该是一个天资很高的孩子,由于不健康的原生家庭环境,塔拉确实是带着心理创伤的,但是良好的教育环境却重新塑造了她。但这个结论似乎有点草率,我觉得不仅仅是受教育使她蜕变,还有她自身的选择和不懈的努力,两者相辅相成。
这不禁让我想到,我们似乎太过强调原生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作为父母,给孩子提供健康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让ta发挥自己的智商潜能就足够了。过度关注学习,辅导甚至培养,最多也就是在极力发挥孩子自身的智商,再过多的拔高作用微乎其微。至于孩子能不能成为优秀的人才,那估计还是看作为家长的你自身优不优秀了,毕竟你的基因起了重大作用。
如果不是金子,也是世上独一无二的星光;而如果是金子,作为父母,不要让金子蒙尘,它总会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