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话,并非你我都有底气说

我发现,有些话虽然很多人在说,特别是在朋友圈里,但我却觉得自己没有底气说。

      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爱大自然,                                  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 ,          火萎了 ,                                          我也要走了。                                    ——〈英〉沃尔特.萨维奇.兰德《我和谁都不争》

这首诗是杨绛先生翻译的,在她刚去世那段时间,这首诗里那句“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在网上被大家争相转发。

先生她是怎样的一个文人啊。“她坚忍于知识分子的良知与操守,她坚贞于伟大女性的关怀与慈爱,她固守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淡泊与坚韧,她的内心是坚硬的,又是柔软的。”“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这句话就是她一生的写照。于她,只不过就是一种笃定淡然的生活态度。

我似乎不敢学说这句话。从上小学开始,老师就教育我们要有竞争意识,做一个勇于竞争的强者。成人后,社会教育我们要努力争取自己应得的东西。

然而,转眼生命过大半,我发现自己仍然是个弱者,并不具备什么跟人竞争的能力和勇气。

所以,怎么能学舌说“我与谁争都不屑”呢,分明是不能或不敢呀。如果非要学舌,那分明有着“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味道呵。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还应该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自从许巍唱出高晓松的这首《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他的歌点燃了许多人的热血。多少人一边流泪唱着这首歌,一边继续着眼前的苟且。曾一度,朋友圈里都充斥这无法排解的惆怅。

我承认,我也曾附庸过这份热闹,在朋友圈里发过:

诗早被我丢失在路上,

远方它依然在很远的地方

并且为了让自己更显“文艺”,还引用过北岛的《波兰来客》里的伤感句子:“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后来,我问自己,高晓松要表达的“诗与远方”到底是什么?一定就是“诗歌”和“远方”?

我认为,无非就是不忘初心,做理想的自己。这也许不容易,但并非就与现实生活水火不容。

我以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过好平常日子。摒除一些欲望与杂念,修得一颗柔软心,生活就有诗和远方。

所以,我不会再无病呻吟地哀叹失去了“诗与远方”。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要么跑步,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我很喜欢这句话,它表明一种充满正能量的积极的生活态度。曾有朋友在朋友圈里发出这样的宣言,我也不例外。

但惭愧的是,我读书并不多,很多时候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无知,自己的腹内空空。

至于旅行,那还是梦中的事。而跑步,也曾进行过,入夏后就没有坚持下去,早已成了“过去式”。不止一次安慰自己“明天,明天吧。”

所以,我不好意思再堂皇地说出那句话,放在心里吧,也是一种鞭策。

真想问问把这句话挂在嘴边的人,您完整地读一本书是多久以前的事?许多人所谓的阅读不过就是朋友圈里的那些“励志“鸡汤””“养生”“国际形势”等。所以,请缄口别提那句话吧。

等真的做到了再说,也是对自己的一个交代。

难得糊涂

人到中年后,发现很多人喜欢把这句话挂在嘴上,不少人把这几个字挂在墙上,表明自己的“看透,练达,洒脱”的处事之道。

我倒是也想学说来着。可是我发现自己就一直似乎就是个比较迷糊的人,许多事情不甚清楚,许多事情不愿清楚,哪还好意思说自己“难得糊涂”。

周国平曾说,有人到了“三十”“四十”也学孔夫子说“而立”和“不惑”。关键是有些人的三十还在“混”着,四十之前“都未曾有过惑,又哪来不惑”?

真正懂得糊涂的人,应该是最清醒的人。清醒自己有什么,想要什么,明白自己的心,懂得取舍。只有有过清醒的前半生,才能有资本“糊涂”余生。

我想表达的,用《挪威的森林》里绿子的话也许更形象一些。她说:

“有钱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说自己没钱。就像漂亮的女孩儿可以说'我今天脸难看得很,不想外出。'可是要换个丑八怪的女孩同样说一句试试,不被人笑掉大牙才怪。二者同一道理。”

是的,就是这样,同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要做个很棒的老师~加油,努力!
    之夏_0e95阅读 1,677评论 0 0
  • 6月18-19日我这两天在信宜市做了五场家庭教育公益讲座,感恩陈海萍老师的热情邀请和款待,感恩与家长一起学习...
    李秀清阅读 3,012评论 2 0
  • 我和他认识在一年前的夏天。 我们是相亲认识的。老实说,对于我的另一半,在之前的二十一个年头,我从来没想过我会相亲且...
    Miss沫9阅读 1,48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