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溪》

王维《青溪》原诗、注释、翻译、赏析


【原文】:

青溪

王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注释】

①此诗借颂扬名不见经传的青溪,来印证自己的“素愿”。②言:发语词,无意义。

【翻译】

走进黄花川,我每每追随青溪的流水。

旅程还不到百里之遥,溪水随着山路万转千回。

它流过山间的乱石,发出喧响轰鸣,流经幽深的松林,又带着林间青色的宁静。

菱角和荇菜荡漾在水上,澄净中央岸的芦苇倒映。

我的心向来淡泊闲静,何况面对着淡泊如我的青溪。

从此留在这巨石之上吧,我将以垂钓来度我的余生。

【赏析】:

本诗写了一条不很有名的溪水,描写了溪水及周围的景色,有动有静,有声有色。诗人用清溪的淡泊比照自己的恬静安闲,将如画的景色与自己的心境融合在一起。全诗清淡、自然、素雅,却韵味深厚。

本诗写的是山水景色,是王维在蓝田南山隐居初期写的,又叫《过青溪水作》。诗人通过歌颂青溪的宁静,表明自己喜爱闲适生活的情趣。

前四句总体介绍了青溪。黄花川在今天陕西凤县,青溪在今天陕西沔县,两地距离不远。“每逐”表明诗人曾多次顺着青溪进入黄花川游玩。山势的蜿蜒曲折使得这段不足百里的路程显得丰富多彩,非常吸引人。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用了“移步换形”的手法,写了青溪的各种景色。诗人穿行于山间乱石之中时,青溪的水声喧闹,一个“喧”字在声音上形成了很强的震撼力。流过松林平地时,溪水又变得安静起来,没有任何声音。清澈的溪水与两旁翠绿的松树相互映衬。

第五、六句,诗人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将诗的意境有声有色地营造出来。青溪流出松林后,到了一片开阔地,只见荇菜、菱叶浮在水面上,青翠荡漾;芦花、苇叶倒映在清澈的水中,充满诗意。这里的“漾漾”形容水动的样子,“澄澄”形容水静的样子,动静相应,非常生动。

结尾四句表达了诗人的想法。青溪的景色谈不上秀美绝伦,但为什么这样吸引人呢?这是因为诗人的心情。诗人将青溪清新的景色的自己闲适的心境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做到了心境和物境的统一。之后,诗人用了东汉严子陵在富春江上垂钓的典故,表明隐居的意愿。

本诗清新雅致,无论写景还是抒情都很自然,诗意无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读书打卡20161215 王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
    黍苗隰桑阅读 1,755评论 0 0
  •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
    扬州仲尼琴筝阅读 1,937评论 0 0
  • 青溪王维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已闲...
    Lu_Zhang阅读 1,339评论 0 0
  • 文/你好唐小山 “开门白水,侧近桥梁。小姑所居,独处无郎。” 六朝时,建业钟山有条青溪,水边立有一庙,庙中供一青溪...
    你好唐小山阅读 4,533评论 0 7
  • 五代时,流落江湖的好汉郑恩路经蒲城县,因偷西瓜,遭到看瓜女陶三春的痛打。赵匡胤见她才貌出众,从中撮合,郑恩与陶三春...
    老爸的杂拌儿糖阅读 4,642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