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学校举办的走进苏轼这一活动,是我更加认识到了,苏轼一生的跌宕起伏。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传世。
苏轼生活于党争剧烈,政治变换的北宋中期,他志在有为终身未离仕途。鼓起人生征程起伏曲折,感受阅历丰富多样,正如他自己所咏:“身行万里半天下”,“崎岖世味尝应遍”。这往往激发出他的深堪反思何超妙感悟,不时在其诗作中有所闪现。
然而苏是最可贵得一点,还是他对待人生的态度。他平易近人,风趣幽默,完全没有一个文人孤芳自赏的态度。他一声遭遇过不少打击,经历过非常艰苦的生活,几次差点被政敌害死,但他总能以一种乐观的心态去对待逆境。我们普通人也许无法学习他的才学,但是他对待人生的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