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铁观音
铁观音在武夷山种植亦不久,始于民初,由泉属茶商自安溪携至武夷栽植。据调查所得,此茶种仅浆潭岩及水帘洞等岩有栽培。浆潭岩栽植铁观音茶山,因管理疏忽,致多衰败不堪,年产量不多。水帘洞栽培管理虽较认真,但数量亦极有限。
树高1.2公尺,冠幅1.3公尺,树形披张,枝条坚硬,下部枝干直立而坚硬,上部枝条较为弯曲,老熟干条表皮呈灰褐色,嫩条梢则呈紫褐色,枝条节间距离着生颇短,为1-1.6公分,着生角度50-60度,枝叶着生亦甚密,距0.4-1公分,着生角度60度间,叶质厚,其数甚多,长4.1公分,幅2.9公分,成椭圆形,叶面平展,呈浓绿色,油润而略带光泽,叶柄细隐六对,锯齿整齐,疏浅稍钝,数22对,叶尖稍钝,近尖端处略有波状皱起。叶柄短,叶基部近叶柄处为淡绿,而近白色部分及叶底面叶脉间叶肉稍粗糙,是为铁观音的特征。花蕊颇多,开花期不齐,通常自十一月下旬至一月上旬,花小,花冠幅3.5公分,花瓣乳白色,有大者五片居上,小二片在下,瓣长1.6公分,幅1.5公分,花丝细密,长1.2公分,计262个,柱头与药同高,长1.2公分,在三分之二处分三裂。子房表面着生细小茸毛,萼片绿色,边缘着声小毛,其数五片,长幅均0.4公分,花托稍弯曲甚短,长仅0.8公分,果皮绿褐色,一、二、三室均有,以三室最多。子房暗灰色,卵圆形,大小中等,长14.25公厘,幅13.4公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