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被这周工作拖累的半死,我也要去上赵周老师的这一节拆书课,没想到短短几个小时的课程,真的给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有一种活了二十多年,怎么现在才知道这个道理的深深悔恨感。
我记得上次有这种感觉的时候,是读古典老师的《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完那本书之后才知道安全感是自己给自己的,安全感不是拿回来的,而是给回来的,所以把安全感寄托在房子、在伴侣、在别人身上的人实在是太傻了。
还有一次就是阅读上篇文章里写的吉田穗波老师的那本《就因为“没时间”,才什么都能办到》,读完这本书之后才知道如果有同时想做的事,那就一起做呀,去寻找同时做到的方法,而不是考虑先做A还是先做B。
好的内容总是从先震撼你的思想,再告诉你实际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到了这个年纪,越来越喜欢读这类型的书,或参加这种类型的课程了,比起拼死拼活地苦干学到的都多。
在正式上课之前,赵周老师问了我们几个问题,这些问题很有意思,希望看到文章的你也能问一遍自己,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1.有想读的书,没时间读?
2.曾经抱怨过“读不懂”或“记不住”
3.家里有没读完的书,心怀内疚?
提问完之后,我觉得老师简直太神奇了,他怎么会知道?接着他又问了我们几个问题,你是不是还有这样的经历:
1.听讲座会记笔记,一般记的教授的原话。
2.微信上看到不错的信息,会转发,通常是直接转发。最多加个“真不错”之类的。
3.越来越发现,从接触新知识的“心有所动”到“真能应用”,中间的鸿沟其实挺大。
再问一遍之后,我心想,老师您不愧是帮主,料事如神呀!怎么能这么直指痛点?接着他告诉了我们,之所以我们会有这样的经历,那都是因为我们还在进行着一种“以知识为中心”或者叫“青少年式”的学习。典型的代表就是从小在学校里,老师要求我们学习课本中的一字一句,读书要从头读到尾。以至于在我们从学校毕业之后到了社会,我们依然觉得一本书就应该从头读到尾。如果没有读完或者读不下去就会有一种深深的愧疚感。这种就是有多少知识,就学多少,也不管你到底需不需要的学院派学习。
还有的是,我们经常读后就忘、做了笔记之后再也没翻过、或者是收藏了很多干货文之后深埋谷底,正因为我们没有和知识建立一种联系。也就是你学了之后,不知道要怎么去用这个知识。老师教我们,当我们阅读一本书或者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的时候,要学会思考这个内容讲的是什么内容,描述自己相关的经验,以及今后应该如何应用,从而建立自己与知识的一种联系,这就是拆书帮的便签读书法。
除此之外,课堂上老师带着我们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时,说到的一番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以至于我认为今后我在看任何一本书的时候都会记得这些话。读过这本书的人就会知道,书里提到的7个习惯,分别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以及不断更新。老师原话大概是说:“你在看这本书时,是不是会觉得这些习惯在你看之前,你早就知道?谁不知道工作当中要积极主动?要以终为始?自以为聪明的人就会觉得这是老调重弹。而实际上当你再认真琢磨书里的具体内容的时候,能找到新的切入点并真正为你所用才叫厉害”。
这些话我想我会记住一辈子。看过越来越多的文章,发现很多书上内容讲的知识点都差不多,讲到一些原本我就懂的地方时,我就会一带而过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已经学会了,这是在耍小聪明。认真琢磨好的作品,从字里行间所表达的不同含义和方法,思考自己应该究竟怎么用,这才是大智慧。
学完这节课之后,以后不用为没有看完整整一本书而愧疚了,只要学到真正需要的那部分,并且在工作生活中能应用,对我们来说,这本书就应该发挥了最大的价值了。
老师说的,我们要把书当成医生,而不是老师。
希望你喜欢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