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说老师讲的他听不懂,作为家长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反应一:
老师教得不好,连我家那么聪明可爱的小宝贝都听不明白,这老师是不是教学水平不行呀?现在的老师,素质不行呀!真是,气死宝宝了!
反应二:
老师讲得太快了,我们孩子像蜗牛,需要慢一点,再慢一点!找时间和老师交流交流,别讲太快,来日方长嘛,请照顾到所有孩子!
反应三:
我家孩子脑子不好使,跟不上节奏,好吧,学到哪儿算哪儿吧,我家这孩子是来报恩的!
反应四:
我家孩子这是知识有漏洞呀,需要针对性地辅导一下,还好,幸亏发现得早,早发现早“治疗”!
......
因人而异,反应不一。事实上,任何现象的背后,原因都不是孤立的。老师讲,学生听,结果老师讲的学生听不懂,原因肯定与老师和学生都有关。
理想的教,应是师生之间的和谐对话,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豁然开朗。理想的教,教师应目中有人,在深刻理解知识后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基础等学情特点后,循循善诱;学生则应“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理想的教,应是师生围绕知识展开的一场探索之旅,发现之旅,探索知识奥秘,发现知识的魅力。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老师面对的往往不是一个学生,而是一群学生,并且是一群认知基础、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的学生。一人难称百人心,老师的考虑,基于教学效益往往就是学生的“最大公约数”,难免顾此失彼。
从教材的编排来说,教材是按照螺旋上升的知识体系进行编排设计的,老师教学的起点往往遵照教材的逻辑知识起点。作为老师,都希望按照教材预设的逻辑知识起点,一讲学生就能明白,都希望学生能听懂,都希望面面俱到,兼顾所有。每次总想阳光普照,无奈学生良莠不齐,再加上大班教学,事与愿违,老师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呀。
教学的场景性,决定了老师讲的过程,与学生开展的对话,以学定教的课堂调控,往往更多考虑一些积极发言的学生。这些学生更容易左右老师的教学节奏,更容易影响老师对学情的掌控。(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真的很重要。)
很多时候,老师更容易根据这部分学生的认知特点,来决定课堂上采用的知识表征方式进行教学。这部分学生思维水平往往相对较高,老师的讲解更容易采用这部分学生能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于是对于学习能力不如这部分学生的孩子来说,往往觉得老师讲得抽象不容易理解,听不懂,而思维水平高、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往往觉得老师讲得都明白,没什么意思。因此,作为老师,如何全面掌握学情,进而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成为需要长期努力的方向。
科学的学习论指出,一切学习都是知识迁移的结果。知识能否顺利实现迁移,取决于相关的知识储备程度。从这个角度来说,老师讲的听不懂,更多的是知识没有实现迁移的结果,是相关知识储备不足造成的。作为学生,应及时发现知识漏洞,及时进行补习,通过自省自学,提升自己的接受能力,跟上课堂学习的节奏。
比如,六年级孩子在学习“化简比”的知识时,会用到五年级学习过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约分、小数化分数、互质数等知识,如果孩子对这些知识掌握得肤浅、一知半解,不仅做题时思维缓慢错题成片,而且听课时难免听不懂,消化不良。
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家长,帮孩子应更多地想办法提升孩子的学习力。除先天因素无能为力外,帮助孩子查缺补漏,不断提升孩子的思维能力,都能够有效帮助孩子提高课堂接受能力。
此外,课堂用心听,边听边思考,尤为重要。很多时候,教师讲解分析的过程,往往是环环相扣的,倘若听的过程中思想溜号,思维链条一断裂,结果是半途而废。一个课堂经常跑神的孩子,能听懂是神话。因此,课堂要专心听,十分重要。至于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这些良好地学习习惯,也是帮助孩子课堂更好地听懂的保障。
当然,如果绝大多数孩子都反映听不懂,确定是老师的原因,也可以和老师私下沟通交流。相信老师也愿意调整讲的表达方式,讲解语言更形象、更生动些,多进行些复习铺垫,尽力让更多的孩子们听得懂。
孩子听不懂,你认为原因是什么?应该怎么做呢?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