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红川赶集,你们还记得吗?

      赶集在我们老家有一种说法叫“跟提”。“提”其实就是镇上的集市。旧时镇上的人流量少,集市不是每天都有,而是约定的日子做为开集市的日子,其目的是错开相邻乡镇赶集的时间。

    在我的经历中,小时候经常去赶集的地方叫红川镇。红川镇为双日集,农历每月的初二、初四、六八十、十二...则为开集日。赶集对于山里人,是一件重要的事。很长一段时期里,通过卖出自家农产品而买进必须的生活用品。

    小时候最喜欢走红川赶集了,虽然要走很多的山路。每月逢集的日子很多,但是赶集的次数并不多,一般都是跟着大人们一同去。在赶集的前一天计划准备好要拿去卖的东西,以前家里都穷,很少有人拿现金去赶集,都是背上几升粮食,或者拿上两只枣红公鸡去变卖...然后晚上就会兴奋的睡不着觉,满脑子都是集市上的好吃好玩的的、玩具枪、麻糖、火烧、牛肉面...

    第二天鸡叫三遍的时候,就被起的早的同伴敲门叫醒了,然后父母先起来做吃的,简单吃过早饭之后,背上农产品打着手电就和大伙出门了,红川镇上的集市离家里有30里的山路,老家住在山上,刚开始的走的下坡路大家都走的比较快,一转眼就到了叫黄草坡的地方,大伙会停下来休息一下,抽根烟,因为到了这里就要开始爬山了,抬头都看不到山顶的那种...

黄草坡

    天终于亮了,也走到了叫鸡石峡的地方,两面环山,山中间一条溪流,滋滋流淌,清幽幽的深潭看着也有些害怕。这是一个有着神奇传说的地方,因为在小溪中间半间房子大的石头上有一只自然形成的石公鸡。鸡头朝四川屁股在甘肃,吃在四川拉在甘肃,长年累月渐渐的四川越来越穷甘肃越来越富。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于是四川就派了一些懂风水的人沿着嘉陵江青泥河顺河而上,沿路破了很多穴位,最后跟着山脉地穴找到了鸡石峡,将鸡头打碎,破了穴。出于好奇每次路过都特意跑到石头旁边看一下,发现石鸡的确没有头...心里还在琢磨着四川人究竟是怎么找到石鸡的,不知不觉中已经上出了鸡石峡。上了山顶就进入红川地界青山,心里也舒了一口气终于爬完山了。

鸡石峡入口


    一眼望去红川镇的全貌尽收眼底,但是看着近走着远,再走上十五里才能到。因为是下坡路大伙都走的比较快,顺着甸山一路而下出了铧厂沟穿过郝家庄,上了洛河铁索桥就正式进入红川镇了。

洛河

    此时都着急将身上带的农产品出手,收购农产品的人已经在路边等候多时,有的去卖给张家有的去了徐家... 集市上,早就人山人海了,人跟着人,背篼挨着背篼,毛驴追着毛驴,各种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小孩哭闹声,汽车喇叭声,把马路堵的水泄不通。肚子此时也饿的咕咕叫,赶紧挤到路边花两毛钱买了一根红川的特产麻糖“一根麻糖二两面,越吃越能干”。

红川新商贸街

    大人们都东奔西走的买着各种日用品,我们就跟在旁边帮忙,看到好玩的玩具了就闹着非要买,眼看着背包背篓就装的满满的了,因为路途遥远不敢多耽误,置办好了一切就挤进牛肉面馆吃一碗三块五的牛肉面,有的忙着顾不上吃的,就买几个火烧饼或者麻糖带着返回的时候路上边走边吃。每个人都会记得给家里的娃买一些好吃的,那时候吃个麻糖火烧都觉得就是特别好吃的。

    说到这里就不能再说了,得赶紧背着背篼往回走,要不然就要摸黑夜走路了...

    今非昔比,现在去镇上赶集的人越来越少了,但每当想起小时候赶集的时候,我都会想,时代进步了,生活变好了,却唯独缺少了以前的那种纯粹感了,而这种纯粹的感觉,应该就是乡愁吧!

庚子年初冬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 桃川,一个非常美的名字。 桃川,一个热闹的小镇。 桃川,古名桃溪,因桃川洞西面环山,山间盆地似桃形,一河纵...
    Derek_Kun阅读 1,779评论 2 3
  • 唉,不知什么时候啊,我们忘记了家乡的模样,抛弃了故土,纷纷来到城市,在七彩的霓虹下,迷茫的写下了一个囚,背起...
    货车司机牛二哥阅读 576评论 3 4
  • 久违的晴天,家长会。 家长大会开好到教室时,离放学已经没多少时间了。班主任说已经安排了三个家长分享经验。 放学铃声...
    飘雪儿5阅读 7,594评论 16 22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迷月闪星情阅读 10,620评论 0 11
  • 可爱进取,孤独成精。努力飞翔,天堂翱翔。战争美好,孤独进取。胆大飞翔,成就辉煌。努力进取,遥望,和谐家园。可爱游走...
    赵原野阅读 2,796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