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趁着国庆节假期的时间,终于把《亮剑》这部“神剧” 补完了。
说起来有些惭愧,距离这部剧首播已经过去20 年,我才第一次完整地去看。
哪怕此前被同事强烈安利过,也看到过很多次片子的表情包,但这次终于认真地走进李云龙的世界。
看的过程中,我被一次次戳中,也完全理解了为什么它能火这么久。
只因为两个字:真实。
是的,真实。
它没有华丽的特效,没有悬浮的剧情,有的只是真实,是藏在主角李云龙身上的真实。
与很多类似的片子相比,李云龙显然不是传统意义里“高大全” 的英雄,反而浑身都是 “臭毛病”。
他会跟战友抢装备耍小聪明,会因为不服管跟上级呛声,甚至时常流露出粗鄙的“匪气”。
可偏偏就是这样一个看上去有很多缺点的人,却让人越看越喜欢,越看越觉得“这才是活生生的英雄”。
看剧的时候,我不止一次激动得从沙发上弹起来,拍着巴掌冲电视里的画面喊“干得漂亮”。
那些让人热血沸腾的片段,不是刻意营造的爽感,而是李云龙“真性情” 的自然流露,每一个瞬间都戳中人心。
最让人难忘的,莫过于他“冲冠一怒为红颜” 的情节。
结婚当天,因为内部叛徒的通风报信,李云龙吃了一记闷亏,不仅折了很多战友,连新婚妻子秀芹都被日军俘虏。
在他们仅有的一小部分部队逃出去之后,收到消息的李云龙没有丝毫犹豫—— 他要救人,哪怕代价是攻打日军大部队驻扎的整个平安县城。
这样的决定,在战场上多少有些“意气用事”,甚至可以说是 “以卵击石”。
动员士兵时,有人想帮忙给他找个“冠冕堂皇” 的理由,比如 “为了根据地百姓”“为了抗日大业”,可李云龙偏不绕弯子,拍着桌子吼出心里话:“什么他娘的为了大局!老子今天就是要救秀芹,就是要打平安县城!”
没有高大上的口号,只有一个男人对爱人的牵挂,直白得让人眼眶发热。
后来秀芹被日军押上城墙做人质,日军喊话让李云龙做选择。
一边是心爱的女人,一边是跟着自己出生入死的战友,李云龙站在城下,握着望远镜的手青筋暴起。
他没说什么“舍小家为大家” 的空话,只是红着眼眶对秀芹喊:“秀芹,你是好样的!” 随后咬牙下令开炮。
那一刻,他不是无所不能的独立团团长,而是在痛苦中抉择的普通人,有挣扎,有不舍,却始终没丢了军人的血性。
还有“和尚” 牺牲的那段,更让人看到李云龙 “重情重义” 的底色。
和尚是他最信任的警卫员,跟着他出生入死,却意外被土匪杀害。
消息传来时,李云龙正在吃饭,手里的碗“哐当” 一声掉在地上,一句话没说,抄起枪就要去找土匪报仇。
好友孔捷赶来劝他,说土匪已经答应改编,现在也算自己人,劝李云龙要顾全大局。
可李云龙根本不听,指着孔捷的鼻子骂。
孔捷要阻止他,李云龙不惜跟孔捷翻脸,直接缴了他的械,带着队伍踏平了土匪窝,硬生生砍了土匪的脑袋,嘴里还喊着:“欠债还钱,杀人偿命,天经地义。”
哪怕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被处分、被降级,他也心甘情愿。
有人说他“冲动”“不顾大局”,可谁又能懂,在李云龙心里,“兄弟情” 比什么都重。
他不是不懂权衡利弊,只是在情义面前,选择了最“认死理” 的方式。
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你伤我兄弟,我绝不姑息。这份直白的江湖气,比任何“理智” 都更让人觉得温暖。
其实仔细想想,我们为什么喜欢李云龙?
不是因为他完美,恰恰是因为他的“不完美”。
他有普通人的七情六欲,会生气,会难过,会为了爱人、兄弟不顾一切;
可他也有军人的担当,面对敌人时从不退缩,打起仗来有勇有谋,哪怕只剩最后一个人,也会喊出“狭路相逢勇者胜”。
凡此种种,你会发现,李云龙真正是个真性情、有血性的男儿。
20 年过去了,国产剧出了一部又一部,可像《亮剑》这样能让人反复回味的作品却不多。
因为它没有把英雄“神化”,而是把英雄 “还原” 成了人 —— 有血有肉,有爱有恨,有优点也有缺点。
就像李云龙,他或许不是最合格的“军人”,却是最让人难忘的 “人”。
他的真实,让我们相信:英雄从不是高高在上的符号,而是在烟火气里坚守初心、在困境中不丢血性的普通人。
这大概也是《亮剑》能火20 年的原因。
它讲的不是一个遥远的英雄故事,而是一份能让每个人共情的 “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