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想出去玩一下,在网上看了几个地方的介绍和网友的推荐,我选择了距离不算太远的锦绣中华民俗村,错开了十一黄金周,今天算是提前体验下,我想人应该不多。早上10点,阳光洒在大地,走在其中,穿个短袖背个斜挎包的我不觉得热,差不过十点半的样子,我来到目的地。我是个路痴,好在沿路上做了很好的路标指示,我用身份证进入了园区,然后用手机买了一份电子播报,戴着耳机开始进入独自一人的穿梭模式。我走过了一座拱桥,看了朝鲜族故居,北京四合院,窑洞,还有很多我现在说不上来的民俗特色的建筑,我一个人边走变看,过目即忘。为了让自己不觉得白来,我花了30元看了一场《大漠传奇》表演,40分钟后我走出来,脑子里除了演员们的精彩表演,现场的爆破音效,我还有乌央乌央的观众。下午看了看微缩景区,像极了售楼中心摆出的楼盘模型,十分逼真,一趟下来,差不多把中国所有的景点都过了一遍。有点累,3点半的时候,我出来搭上了回家的地铁,结束了一天的行程。
回来的路上,我的总结是:来这里的人很多,可是并不怎么好玩,所谓的民俗特色早已商业化的滴水不漏,印象最深的是,在商店买水,只有百岁山,我前一个人问了下价格,“8元一瓶”,“这么贵啊”,“是的”,但还是买了,我虽然早有心理准备,我之前没有买过这个品牌的水,但没有想到会是8块,所有店铺全部统一,包括那个自动售贩机原有的价格全部涂掉改成了这个统一的价格。记得之前在长沙的橘子洲头看烟花,一时急忘了带水,发现湘江边上有卖水的摊子,农夫山泉小瓶装问了下价格,“5元”, 我想全国所有算个景点、有人去的地方都是这种模式吧。另外还有一种就是贫富的分级,走近锦绣中华民俗村的入口,这种分级就已经开始了,有人租车,有人组自行车,有人坐缆车,还有就是步行,比例差不多就是1:1:1:7,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一个合适的打开方式,景区成了有商机就一定能变现的地方,再说说这里的餐饮,中午我吃的是39元的自助餐,我选了蒸蛋,凉拌海带,豆角火腿,米饭,最后机械式地吃完了蒸蛋和凉菜和米饭,外加一口有点生硬的豆角,人很多,找个位置要找半天,像我这种一个人来的,不能轻易起身去拿东西,不然回来的时候座位上就坐着别人了,39元不能期待会有多好吃,只是没想到那味道连份盒饭都不及。
想到中秋国庆将至,到时各个景点必是一番人潮,可能会比我今天经历会好点,可能也就这样。写到这,是不是要开始吐槽景点的拥挤和乱收费了呢,不,那些抱怨网上一大堆,可每年旅游的人还是那么多。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旅行不再是件奢侈的事情,叫几个同伴或是独自一人,买一张车票就可以去你想去的地方,或远或近。可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在景点看到的更多的不是景,而是人,是纪念品。
去年公司的年度活动选择的地点是泰国普吉岛,我满怀期待,我的同事们满心欣喜,出发前,我们准备了要准备的各色行李,出发时,提前好几个小时去机场,着陆后,即使凌晨2点,依旧精神满满,在那样一个陌生的环境,陌生的面孔,我没有不安,因为我和朋友一起。接下来的几天,我们见了很多的岛,玩了很多的海上项目,看了人妖,划了小船,有自费的也有非自费的,确实让我很开眼界。不过最后几天渐渐看到组团旅游的真面目,就是买买买,琳琅满目的商品,每个团的人好像早就被预定了的一样,在什么时间点进去,什么时间点在外面集合,好在即使我们购买力不强,导游也没有说太难听话,只是记得那句“你们没有家人,没有朋友吗”。
普吉岛好玩吗,应该说是好玩的,是不枉此行的,毕竟已经结束了,而且给了我很多有趣的回忆,普吉之旅,给了我平淡生活一点波澜,给了我和公司的朋友们一段共同的经历。于是我在想,现在的人们热衷旅行,或许只是想打破生活的宁静,留给自己一份不一样的记忆,去玩的地方未必好玩,去看的风景未必那般好看,可能会堵在去下一个景点的路上,可能要艰难的在人群里拿出要拍照的手机,你或吐槽或自嘲,日后哈哈一笑,这些槽点成了记忆的重点,说给别人或者留给自己,
《我是歌手》有一个片段:林志炫回忆小时候,家里并不富裕,父母每年保证全家有一次旅行,然后动情的说道,“我感谢我有这么注重生活质量的父母”。我的一个朋友也说,她和男友计划每年能有一次旅行,听起来倒像是在虐狗,而我一个人,独来独往,也会对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油然向往。慢慢的发现,等自己有了可以回忆的过去,总是会想起旅行看到的风景,想起旅行一起说笑的同伴,想起旅行中萍水相逢的陌生人,最后竟不知道是在因为想景而想人还是因为想人而想景。
所以,我想旅行其实是一种仪式,是给自己回忆的一种仪式。
回忆有酸有甜,我希望,正在旅行或者计划旅行的你能一直有个好的心情。
那对于要来的国庆中秋,你想好去哪了吗?(。・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