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川幕府统治的中后期,统治腐败,黑暗,经常会出现幕府将军不理政事由权臣专权,为乱国家的事情发生。在此背景之下,出现了思潮涌动局面。德川幕府的正统统治之学是朱子之学(朱熹理学),但是到18世纪中期开始,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幕府的经济基础,农业经济受到了冲击。各种思潮泛起,冲击着旧的思想体系,各方都力求在当下的意识形态占据重要地位,为日后的发展做好奠基,所以史学界也将此时期称之为思潮涌动的“日本战国时代”。
18世纪中后期,为了方便与荷兰进行贸易往来,同时为了接触欧洲的先进技术,日本人开始大量解禁,不得翻译的西方书籍,并且日本人也通过学习荷兰语了解到欧洲的发展状况,以及科技水平形成了新的“兰学”。兰学的传播速度之快,不仅在官方传播,同样在民间广泛流传,这启发了民众批判当前社会的意识。为明治维新的到来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除了新派,日本还有国学派,主张日本是万国的根本之国,崇高的祖国。国学派从中国的儒家思想之中,汲取了尊王的思想,并在日后演绎出了尊王论。尊王论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天皇的权威,并且为日后天皇制取代幕府制提供了思想动力。在幕府后期,日本本土儒学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拓展了日本人的学识。而新派兰学则拓宽了日本人的见识;国学思想增强了日本以天皇为中心的民族主义意识。在这样思想交织的历史条件之下,幕府设立的学校,教授的课程逐渐增多,不仅开设了西方语言课程,还设立了地理天文历史,物理,化学等学科,这促进了日本自然科学的发展。
从18世纪开始,统治阶级逐渐负债累累,盯人势力的迅速膨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都影响着幕府经济基础小农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农民破产,农民转而大多投身于家庭手工业。土地荒芜,无人耕种。这威胁到了德川幕府的财政来源,所以为了缓和这样的矛盾,以及抑制商业的发展,维护自身统治,在整个德川幕府期间,统治阶级进行了三场大改革。他们分别是享保改革, 宽政改革和天保改革。这三场改革,一个比一个持续的时间短,并且成效越来越不显著。享保改革(1716——1745),由第八代将军德川吉宗为改革的统治者,他的改革比较有成效,扭转了幕府财政亏损的局面。等到德川家重继任第九位将军,致使近臣掌权,导致改革不合实际,为政敌所诱,未能切实巩固改革的成果。第二场改革——宽政改革,是由松平定信继任“老中”,他在1787到1793年实行改革,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稳定物价,尤其是米价。缓和当时的社会矛盾,安定流民,削减幕府奢华的开支投入于农业生产,对农业进行贷款,鼓励大量开垦荒地,新修水利。宽政改革在很大程度上维持了幕府的财政平衡,有利于当时的社会稳定,使得德川幕府呈现出了中兴的局面。但是好景不长,被随后继任的第11代将军德川家齐要求下台。松平定信下台之后,宽政改革几经失败,并且无法抑制商品经济的发展,大量的流民依然无法得到安定,宽政改革最后宣告失败。最后一个改革就是天宝,改革发生于1840年到1843年。在19世纪30年代,日本经历了许多自然灾害,大量农民离开了故地,去其它地方谋求生计。但是这次改革的目的同样是为了重新巩固幕府体制,其改革的基本路径仍然是走的是享保改革和宽政改革的老路子,对幕府的改革并没有起多大作用,反而使得一些地方势力得以做大,最后因为第三次改革导致多方利益不协调,促使了社会矛盾的激化,最后宣告失败。整个德川幕府经历了这三次大的改革,失败的改革都表明了落寞的幕府体制已经不适和日本,此时的发展,但这为日后明治维新改革提供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