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辛弃疾笔下的上元夜,繁华热闹,如梦如幻。而在我的记忆深处,元宵节同样承载着无尽的温暖与欢乐,那是独属于传统节日的魅力。
小时候,最盼望着过元宵节。从清晨开始,家里就弥漫着节日的气息。母亲会早早地起床,将糯米粉倒入盆中,缓缓加入温水,然后用她那双灵巧的手揉啊揉,不一会儿,一个光滑细腻的糯米面团就诞生了。我总会在一旁看得入神,忍不住伸手去揪一小团面,偷偷捏成各种形状,虽然模样怪异,但心里却满是欢喜。
馅料的准备更是丰富多样。父亲会把黑芝麻炒熟,放在案板上细细碾碎,再加入白砂糖和猪油,搅拌均匀。那浓郁的芝麻香气瞬间弥漫整个屋子,引得我不停地咽口水。还有豆沙馅,是用红小豆熬煮而成,软烂香甜,每一口都饱含着家的味道。
包汤圆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母亲将面团分成小块,搓成圆条,再切成一个个小剂子。我学着大人的样子,拿起一个小剂子,放在手心搓圆,然后用手指在中间按出一个小窝,放入一勺馅料,慢慢收口,最后搓成一个圆球。虽然包出的汤圆大小不一,形状各异,但每一个都倾注了我的心血。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各式各样的花灯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有栩栩如生的动物花灯,仿佛要从灯纸上跃出来;有寓意吉祥的福字花灯,散发着喜庆的光芒;还有精巧别致的宫灯,透着一股典雅的气息。孩子们手持花灯,在人群中嬉笑奔跑,宛如一群快乐的小精灵。
我们一家人也融入这热闹的人流中,一边欣赏着花灯,一边品尝着手中的汤圆。软糯的汤圆入口即化,香甜的馅料在口中散开,那滋味至今难以忘怀。走着走着,来到了广场上,这里正在举行舞龙舞狮表演。只见一条巨龙在舞者的操纵下,上下翻腾,蜿蜒盘旋,时而昂首向天,时而俯冲而下,活灵活现。旁边的狮子也不甘示弱,跳跃、翻滚、嬉戏,憨态可掬,引得观众阵阵喝彩。
看完表演,回到家中,父亲已经在院子里架起了篝火。我们围坐在篝火旁,将提前准备好的烟花点燃。随着一声声巨响,五彩斑斓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如同一朵朵盛开的鲜花,照亮了整个夜空。那一刻,全家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欢声笑语回荡在院子里。
如今,岁月流转,儿时的元宵节场景已成为珍贵的回忆。但每到这个节日,那些温馨的画面总会在脑海中浮现。元宵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它承载着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家人团聚的珍惜。在这灯火阑珊处,那份浓浓的亲情和节日的喜悦,永远不会褪色,将伴随我走过人生的每一个春夏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