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自恋的人。
自恋似乎与骄傲自满、刚愎自用等可导致失败的贬义词意义等同,尤其在中华文化环境下更是如此,也正是这种文化氛围,国人被教育温良恭俭让,大多是偏向于内敛压抑的,不习惯主动出击,与胆小自卑其实也就一线之隔,处处显出拘谨怕事的作风,与之相比,自恋反而有朝气昂扬的奋争劲儿,而且自恋和自负还不一样。
历史传承、文化环境、教育体系都会对人的品性产生极大的影响,西方普遍以鼓励为主,所以更为自信一些,而我们数千年的文化太过厚重,代代教诲中有被动适应、却绵绵不绝的生存之道,因而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的文化资源构建整个精神世界,而诸多因素中,只有读书能起到中和的作用,本来自卑的变的自信进而自负,本来自负的变的谦虚内敛,正如曾公所说:“唯读书可以变化气质”。
你的气质中有你读过的每一本书。
爱读书的人骨子里有极度的自恋,对每天都在吸收知识变的更好的自己痴爱不已,我想我们都知道读书的重要性,但到底怎么重要法就不是所有人都有足够的认知了,要不然也不会有“读书无用论”了,而且很多人在奋战高考的前12年由于用力过猛而丧失了读书学习的兴趣,所以在这个知识的力量愈发凸显的时代,依然是大多人读不进书,读几本还会觉得做了了不得的事,如今手机变成身体的一部分,时间碎片化,更是没有耐心读书了,而很多自诩上进的年轻人满足于吸收很多碎片化知识带来的虚幻感觉,直到发出感慨:“知道了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很多原因剖析说缺乏行动,没有知行合一,也有人说是没有自己的思维体系,这些都对,但在我看来,导致这些结果的根源是读书的量不够,没有足够积累就没有足够认知,也就不会有足够驱动去执行,更不会有构建思维框架的坚实基础。
一句话:读书少。
很多人循规蹈矩一路上学,中国的教育体制以及环境是不主张读课外书的,家长和老师要求只要把课本知识学懂就行,不会也没时间给学生读课外书,所以大多人就没有读书的习惯,甚至会一拿书本就勾起当初奋战高考的惨痛回忆,就这样到了社会突然感觉知识不够用,“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时候即便是针对性的阅读也不会是效率高的成长方式,而现在市面上很多成长攻略以及社会经验都是在教如何主题性阅读以及快速新领域的知识,方法没错,只不过都有个假定的前提就是受众读的进去书,可大部分的根本问题明明是一拿书本就厌烦。
之前的文章《如何对抗大脑》写道:“改变的开始,从自己的爱好入手,确定没有一点勉强的感觉,就在自己的爱好上练耐心”,第一步是要培养读书兴趣,从轻松的读物如小说看起,不妨从网络小说的爽文开始。以我自己为例,从小就听外婆讲故事,认字就读杨家将演义、薛刚反唐、说岳等,再读三国、水浒,小学的时候就开始读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小学五年(我那会儿还是五年制)就读完了所有的武侠小说,后来贩卖盗版书更是方便,读大量的小说,言情、侦探、甚至是情色,还有青春型的散文,故事趣味性小说累积足够,加上语文考试实际的作文需要,就会读散文类的作品,才慢慢往名家名作上转,高考前还会读很多励志书(就是现在的鸡汤),再后来成功学、什么说话、做人之类的偏实用的书。有了社会历练,才开始读经典,诸子百家、西方哲学等,就是这么一条把读书变成唯一嗜好的成长之路。
一开始得有兴趣读下去,所谓有兴趣就是有足够的意淫空间,我们都有想象成为书中主角的经历,读的足够多,又发现与现实的差距后就会自然而然的寻找解决途径,这个时候习惯了读书也本能的会从书中寻找,然后印证、领悟,这就是知行合一。
读的书多速度也会大幅提升,我自己居家那些年差不多两天三本,一年能读300-400多本,没有3000本以上的积累,就不会有坚实的认知基础和通透的思维价值观,据我所熟悉的很多大牛都是手不释卷,而且速度极快,因为他们阅读量太大,以致很多类似内容的书读起来就非常快,差不多一晚5个小时就能读三本书,我的差距还十分巨大。
读书,最方便快捷有效的成长途径,也符合积累形成突破的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