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返乡,与母亲在客厅里闲聊,聊着聊着,母亲又说起了那件久远的事。
1971年冬天,为了翻建旧房,身怀六甲的母亲和荣字大阿姨摇着木船去野鸭荡滩边捡乱砖。不知不觉,乱砖堆满船舱,而天空也变了颜色,大风呼呼刮来。
姐妹俩急忙上船,准备返程。浩瀚的湖荡里,远远见到一艘问路的小船,对方是两个男人,问:去汾湖怎么走?
母亲说:我们就是去汾湖那边的,跟着我们走吧!
姐妹俩的船满载着乱砖,沉重的份量把船舷压得很低,加上船头有个破洞,长着一堆湖羊草,风大浪急,湖水进船头,情况很危急。
姐妹俩一边控制船速,想方设法舀水,一边向远处的小船求救:老伯伯,快点摇过来,我们的船要沉了。
那艘船上的男子是对父子,听到求救声,赶紧摇船靠近。那时的大阿姨才十六七岁,机灵,船一靠近,她马上跳上去,我母亲虽则才25岁,因怀着弟弟,身体笨重,又受了惊吓,水中央跨船战战兢兢,父子俩拉着她上了他们的船。母亲的脚刚刚离开,装满乱砖的木船便沉入荡中……
母亲说,若没有这对父子相救,她们的命就没了。
何止是母亲和阿姨的命,还有腹中的弟弟呢!那时,我和妹妹还小,若没有母亲,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有没有救命恩人的名字?他们是哪里人?”我迫切地追问。
母亲慢吞吞地告诉我,那时正是WG期间,一切乱哄哄,人们的思想都很保守,不敢多话,唯恐节外生枝。获救后的母亲和家人千恩万谢,向这对父子问名字问地址,对方闪烁其词,始终不肯说出来。只知道,他们是卖大头菜的吴江西横头人,买完大头菜准备回家过年,途中迷路,才向姐妹俩问路,无意间救了三条人命。
我说你们也是好人好报,若不理睬对方,自顾回家,遇到大风浪沉船,没人相救,必命丧野鸭荡。
母亲说,这对父子不知过得怎样?算起来,这事已有50年,那个父亲估计不在了,做儿子的也该70岁,可惜当时没有留下姓名地址。
是啊,假如留有救命恩人的联系方式,想必两家人早有来往。救命之恩不能忘啊!
除了卖大头菜,除了西横头七都八都的口音,一概不知。慨叹之余,惟愿:好人一生平安!
50年前的这件事,感恩在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