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家族群里又有新动态,点开一看是大姐发的,问老爸要过生日了,今年怎么过。3月初五,还有一个星期,每年这时候我们兄妹仨家都带上孩子们上老妈家小聚,父母都已七十多岁,父亲多年的气管炎体质较弱 ,就怕感冒,是家庭重点保护对象。
去年就因感冒不好引起气管炎发作,虽然不是太严重,生活却也乱了方寸。
父亲住进医院第二天才得知。两天前老两口告诉大姐要到烟台老朋友那去玩两天,不在家,有事电话联系。虽然感觉有些意外,父母从不在外呆很久,更不愿给别人添麻烦,即使是看老朋友,能当天回来绝不在外留宿。可能这次想通了,毕竟好久不见了。大姐也没再多想。
两天后联系烟台周叔,竟告知没有来过,电话打了无数终于联系上,自觉瞒不住才说出已住院的实情。老两口为不影响我们的工作,才用了瞒天过海的计策。当我们匆忙赶到医院,老两口已各种手续办完,病房安顿妥当。老妈早已准备好洗漱用品,在家为父亲做好可口热饭。打理的有条不紊。
我们心里感到自责,每天不知都忙些什么,对他们的关心太少,偶尔一个月去一回也是匆匆忙忙,怎么就没看出老人们的变化。心里有一种说不出像什么被突然抽空的感觉,父母真的到了倒计时的年岁了?他们的确老了,原来曾为孩子们遮风挡雨的结实臂膀,现在已变得如此孱弱无力。拖着病弱的身体却不愿给子女添麻烦。
我们在病床前临时会议,商量怎么晚上陪床,母亲坚决要自己在这儿陪着,说,不是大毛病,你们该干啥干啥,自己能行。子女都在身边怎么也不能让老两口孤单影只。最后决定母亲回家给父亲做饭,晚上好好休息,由我每天早晚接送母亲上医院;大姐晚上陪床,弟弟家孩子小,由他白天来和母亲一起照顾,有事还能跑跑腿。
母亲腿脚好,身体硬朗,在家里总是忙里忙外,不得闲,把父亲照顾的周全。记得年轻时的父亲做的一手好菜,每次朋友来家里都是父亲下厨。现在父亲已很多年不进厨房了,年轻时的手艺早已生疏,即使重操旧业也摸不着东西南北了。父亲终于把母亲活成了他的拐杖。婚姻里女人越活越如鱼得水,家庭劳动使女人变得聪明而坚强,男人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里活的失去了自我。老来伴儿,也许是男人更依赖女人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