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序言 中華藏書館 二〇〇八年五月版本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24部史书合在一起的统称,是自西汉起历代史学家逐步编纂积累而成的,时间跨度达1800多年。《二十四史》的名称也是逐步积累形成的,直到清朝乾隆时才最终定名。具体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和《明史》这24部史书。他们得到乾隆皇帝钦定,是统治者认可的“正统”的史书,也就是“正史”。成为人们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必不可少的材料,《二十四史》中的各史都属于中国古代史书体例中的纪传体史书,以历史人物为中心展开叙述,下面逐一介绍。


      《史记》是“二十四史”的第一部,汉司马迁撰。司马迁,字子长。汉左冯祤夏阳(今陕西韩城)人。汉武帝时任太史令,掌握了大量史料,又到处游历实地调查,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开始《史记》的编撰工作,五年后,因为替投降匈奴的汉朝将领李陵辩护,被处宫利,后被赦出狱,担任中书令。司马迁忍辱负重,继续著书工作,到汉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史记》一书基本完成。成书后司马迁的情况史籍缺载,大多人认为他在此后不久即去世,死因不详。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通史,共五十多万字,记载了上至皇帝,下至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2年)约三千年的史事。唐代史学家刘知己在《史通》一书中把历史著作分为“编年体”和“纪传体”两大类,史记是纪传体的创始。此后历代正史,都沿袭了这一有“纪”有“传”的体例。

      据司马迁自序,(史记)全书共一百三箱,计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包括《太史公自序》)。十二本纪,年代远的以朝代为主,年代近的以帝王为主,按年代记载大事。十表是把重要的时事、人物按年代、地区用简明的表格表示出来,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大事年表,一是人物年表。八书是把政治、经济、天文、地理等方面的制度和情况分类记述,各自成篇。三十世家记载周代各主要封国诸侯和汉初诸候王的事迹,地位相当于诸侯的人物,也列入世家。七十列传,除最后一篇《自序》介绍作者自己的身世、撰述目的、写作经过以及全书篇目、内容等之外,主要记载各阶层人士的活动,其中有类传九篇,少数民族六篇。

      《史记》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巨著。它对中国民族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史记》全面叙述了我国上古至汉初三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的历史发展,是我国古代历史的伟大总结。《史记》改变了分国割据的历史观念,建立起了中国历史的统一观和正统观。它称天子为本纪,诸侯为世家,称天子在位年为全国共同纪年。这样,以天子为中心,从精神上统一了全中国。

      《史记》不仅是纪传体史书的最高成就,对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塑造,社会良知、为人为文影响深远,从唐代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起,历代为文无不以《史记》为法。《史记》是科学的历史著作和优美的文学著作的巧妙结合。所以,鲁迅先生高度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记录史实向称可靠,也可以说是汉武帝以前历代历史唯一完整的文字记录,在史学界有着很高的地位,历来治吏者无不深加研习。而这其中,南朝宋裴駰的《史记集解》、唐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和张守节的《史记正义》最为著名,对于《史记》的研读助益颇大。


      继《史记》之后,班固撰写的《汉书》。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市东)人,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32年)。父亲班彪是一个史学家,曾做《后传》六十五篇来继补《史记》。《汉书》就是在《后传》的基础上完成的。和帝永元元年(89年),班顾随从军骑将军窦宪出击匈奴,参与谋议。后来在统治阶级内部斗争中失败入狱,永元四年(92年)死在狱中。那时《汉书》还有八表和《天文志》没有写成,汉和帝叫班固的妹妹班昭补作,马续协助班昭做了《天文志》。班昭对《汉书》的功劳是不能泯灭的。他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个有才华的女史学家,也是“二十四史”中绝无仅有的女作者。

      《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它的记事始于汉高帝刘邦元年(公元前206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23年)。

      《汉书》的体例与《史记》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化。《史记》是一部通史,《汉书》则是一部断代史。《汉书》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把“书”改为“志”,取消了“世家”,汉代勋臣世家一律编入传。这些变化,被后来的一些史书沿袭下来。

      《汉书》记载的时代与《史记》有交叉,汉武帝中期以前的西汉历史,两书都有记述。至于汉武帝中期以后的西汉历史,就现存的史籍来说,以《汉书》记载最为系统和完备。

      《汉书》新增加了《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文艺志》。《刑法志》第一次系统的叙述了法律制度的沿革和一些具体的律令规定。《地理志》记录了当时的郡国行政区划、历史沿革和户口数字,有关各地物产、经济发展状况、民情风俗的记载更加引人注目。《文艺志》考证了各种学术派别的源流,记录了存世的书籍,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图书目录。《食货志》是由《平淮书》演变而来的,但内容更加丰富了,它有上下两卷,上卷谈“食”,即农业经济状况;下卷“货”,即商业和货币的情况,是当时的经济专篇。《汉书》八表中有一篇《古今人表》,从太昊帝记到吴广。后人非常推崇《汉书》的《百官公卿表》,它篇幅不多,却把当时的官僚制度和官僚的变迁清清楚楚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汉书》喜用古字词,比较难读。东汉人已经有很多地方读不通。这就提出了为《汉书》作注的要求。东汉末年已有服虞、应劭作注。到了唐代,颜师古汇集了前人二十三家的注释,纠谬补缺,完成了《汉书》的新注。清朝人王先谦著有《汉书补注》,亦很精当。


      《后汉书》二十卷,包括本纪十卷,列传八十卷,志三十卷,主要记载了东汉光武帝刘秀到献帝刘协近两百年的历史。纪、传的作者是南朝刘宋的范晔,志的作者是晋司马彪。

      范晔,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人,生于晋安帝隆安二年(398年)。他曾在宋武帝的儿子彭城王刘义康那里做官,参议军事,后来得罪了刘义康,被贬为宣城太守。他郁郁不得志,发愤编写《后汉书》。刘义康和宋文帝争权夺利,范晔受到牵连与,于元嘉二十二年(455)年被杀。司马彪,字绍统,晋宗室高阳王司马睦的长子,卒于晋惠帝末年。

      范晔作《后汉书》以前,已经出现了许多记述东汉历史的史书,范晔在各家后汉书的基础上,博才众书斟酌去取,他的《后汉书》简明而又周详,记载有重点而不遗漏,后来居上,淘汰了其他各种后汉书。

      《后汉书》记人叙事喜欢以类相从,不论年代的先后。在《史记》、《汉书》已有的类传之外,《后汉书》新创了《党锢传》、《宦者传》、《文苑传》、《独行传》、《方术传》、《逸民传》、《列女传》等,把同类的人物纳入一编。《后汉书》的《列女传》特别值得注意,在纪传体史书中,开创了为妇女立专传的先例。

      《 后汉书》和《舆服志》、《百官志》是前史所没有的。《舆服志》记载反映封建等级制度的车服沿革和式样,《百官志》记述东汉分官设职的情况。志中不立《食货志》,漏载一代经济制度,显然是一大缺点。后来《晋书·食货志》追述了前代经济状况,才弥补了这一不足。

      志的作者司马彪著有《续汉书》八十三卷,梁刘昭给《后汉书》作注,把《续汉书》的志抽出来,加以注释,补入《后汉书》,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后汉书》。唐高宗的儿子李贤等人的《后汉书》注出现后,刘昭注不再被人们看重。今本《后汉书》,纪、传是李贤注,志是刘昭注。


      《三国志》,陈寿撰。陈寿(233-297年),字承祚,蜀国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初仕蜀,后入晋。陈寿撰写《三国志》在入晋之后。全书六十五卷,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事务卷,吴书二十卷。记事起于东汉灵帝晚季,止于六十五卷,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记事起于东汉灵帝晚季,止于吴国灭亡。魏志置于全书之首,奉魏为正统。

      陈寿有良史之才,“善叙事”,所记史实,务求审正,编次得体,文笔简练。南朝宋人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注释范围不限于地理名物,重在补阙、备异、矫枉、论辩。增补的内容,首位完具,引书一百四十余种,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已经散失。就史料价值来说,裴注不下于陈寿之书。


      《晋书》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它记述的史诗,从司马懿开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即刘裕取代东晋为止,记述了西晋和东晋兴亡过程。同时用“载记”的形式,叙述了十六国割据政权的兴衰史。

      唐代以前,关于西晋的历史,曾有二十几种。“制作虽多,未能尽善”,所以李世民才下令重修。《晋书》的修撰从唐太宗贞观二十年(646年)开始,二十二年(648年)成书。先后参加编写的有二十一人,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为监修官。由于唐太宗李世民为宣帝司马懿、武帝司马炎两篇帝纪和陆纪、王羲之两篇传记写了论赞,所以旧本《晋书》又题唐太宗“御撰”。《晋书》的执笔人,大多数擅长诗词文赋,往往追求辞藻华丽,而对史实的考辩、史料的搜集,反而注意不够。

      《晋书》的《天文志》、《津历志》由李淳风撰写。李淳风是唐代著名天文学家,所以在《天文志》中记载的天体、仪象、星宿位置等达到了当时的先进水平,被后人一致推崇。《食货志》虽然有些疏略,但其中一些记载是难得的史料。


      《宋书》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著,记述南朝刘宋王朝自刘裕(武帝)建基至刘准(顺帝)首位六十年的史实。作者沈约(441-513年),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历仕宋、齐、梁三代。齐武帝永明五年奉敕撰《宋书》。《宋书》传至北宋时,已有残缺。现书中篇章有的是据李延寿《南史》补入的。

      《宋书》全书一百卷,纪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六十卷。作者根据何承天等所著宋史旧体,旁采注纪,撰续成书。全书以资料繁富而著称于史林,为研究刘宋一代历史的基本史料。


      《南齐书》,记述南朝萧齐王朝自齐高帝萧道成建元元年(479年)至齐和帝萧宝融中兴二年(502年)间的史实,是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史书。原名《齐书》,至宋代为区别于李百药所撰《北齐书》,改称《南齐书》,撰著者萧子显(487-535年),字景阳,南兰陵郡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南朝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出身皇族。萧子显编撰《齐书》充分利用了之前可资参考的资料,加之萧子显又是自齐人梁的贵族人物,对南齐的许多史事、王室情况是收悉的或是亲自经历过的,更为修史提供了有力条件。

      《南齐书》撰著当始于梁武帝天监十三年(514年)以后,完成于普通七年(526年)以前。原书共六十卷,现存五十九卷,其中帝纪八卷,志十一卷,列传四十卷。所缺一卷,系本书最后的自序(或称《序录》),于唐代已失传。萧子显为齐梁贵族,又为梁武帝宠臣,故在帝王及贵族人物纪传中多有曲笔,未尽据实直书。列传中的“文学传”是萧子显自创,为《宋书》所无。

      《南齐书》文字比较简洁,史笔流畅,叙事完备。于人物列传的写作,继承了班固《汉书》的类叙法,又借鉴了沈约《宋书》的带叙法,能于一传中列述较多人物,避免人各一传不胜其烦的弊病。


      《梁书》,记载自梁武帝萧衍建国(502年)至梁敬帝肖方智亡国(557年)共五十六年间的历史。《梁书》是姚察及其子姚思廉两代人经过几十年辛勤撰写完成的。

      姚察、姚思廉父子撰史,已有大量史著或史料可资参考。但这些史书均已是传奇。现存的《梁书》便成为研究梁朝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

      姚察(533—606年),字博审,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南朝历史学家。历经梁、陈、隋三朝,姚察于陈朝初年,曾参与《梁书》的编著,入隋后于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又受命编撰梁、陈两代历史,未竟而卒。姚思廉(557-637年),字间之,陈亡后,迁家关中,为万安(今陕西西安)人。唐初贞观年间,姚思廉与魏徵同修梁、陈两朝历史。姚思廉在撰史工作中,充分利用了其父已完成的史著旧稿。自贞观三年(629年)至贞观十年(636年),历时七年最终完成了《梁书》与《陈书》的撰写工作。魏徵实际担任的是监修官,只在两史的本纪部分及《陈书》皇后传后写有几篇论赞。

      《梁书》有本纪六卷,列传五十卷,共五十六卷,书中无表、志。《梁书》列传内容丰富,记事具体,于南朝各史中较好,享有盛誉。姚察及姚思廉父子虽为史学家,但都有较深厚的文学素养,于史学撰著方面,力戒追求辞藻的华丽与浮泛,文字简介朴素,继承了司马迁及班固的文风与笔法,在南朝诸史中是难能可贵的。


      《陈书》,记载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557年)至陈后主陈叔宝被隋文帝灭国(589年)首位三十三年间的史事。

      《陈书》中的帝纪六卷,列传三十卷,共三十六卷,亦无表志。书中帝纪多属姚察旧稿。除(高祖纪)分两卷外,其余世祖、废帝、宣帝及后主各一卷。姚察原为陈朝臣子,故在帝纪记事中多有曲笔。书中列传三十卷,所立类传有皇后、宗室、孝行、儒林及文学等,较《梁书》少,并不载其他民族事迹。列传中有姚思廉为其父所作传记,如同萧子显于《南齐书》中为其父萧窦作传,自然不泛溢美之辞。


      《魏书》,一百二十四卷,其中本纪十二卷,列传九十二卷,志二十卷。因一些纪、传和志篇幅过大,又分为二卷或三卷,实共一百三十卷。作者魏收(507-572年),北齐钜鹿下曲阳(今河北晋西县)人,字伯起,小字佛助。他机警能文,是北朝三才子之一。北齐天宝二年(551年),文宣帝高洋令魏收设馆撰魏史,由平原王高隆之监修。天宝五年底,全书完成。魏收奉诏著《魏书》时曾声称:“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举之则使上天,按之则使入地。”书成之后,众口喧嚷,指为“秽吏”。

      《魏书》包举一代,尚属详备。《魏书》首创《序纪》,记述鲜卑拓跋部早期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它还创立《官氏志》和《释老志》,但疏漏亦不鲜见。

      《魏书》在流传过程中亡佚甚多,纪缺二卷,传缺二十二卷,此外又有三卷残缺不全,分别由后人取其他史书补足。


      《北齐书》本名《齐书》,宋时才加一“北”字而成今名。五十卷,其中本纪八卷,列传四十二卷,唐李百药撰。李百药(565-648年),字重规,定州安平(今河北安平)人,出身于仕宦之家。贞观三年(629年),奉诏修撰齐史。他参考父亲李德林未完成的遗著和隋代王劭的《齐志》,于贞观十年撰成五十卷的《齐书》。

      《北齐书》虽以记载北齐历史为主,但实际上记述了从高欢起兵到北齐灭亡前后约八十年的历史,集中反映了东魏、北齐王朝的盛衰兴亡。

      《北齐书》在流传过程中残缺严重,现在只有十七卷保持原貌,其他都是后人用《北史》等著作增补,这使《北齐书》的价值大大降低。但即便如此,它还是为我们了解东魏、北齐历史提供了一部断代史著作。


      《周书》,五十卷,其中本纪八卷,列传四十二卷。唐令狐得棻主编。

      《周书》虽以“周”题名,但实际上记述了从534年东、西魏分裂到581年杨坚代周为止四十八年的西魏、北周的历史。

      《周书》由于根据的资料贫乏,再加上它所记载的人物大多是本朝显官的祖先,因而显得单薄和不合事实。但它基本上反映了宇文政权的建立,建立后三个封建政权之间的战争,以及宇文政权上层集团内部斗争的情况。由于《周书》以前关于西魏、北周历史的载记都未能保存下来,而稍后的《北史》有关部分基本上是删节《周书》,因而它成了今天研究和了解西魏、北周历史最基本、最原始的一部史书,虽然它在流传过程中变得残缺不全而经过后人增补,但它的价值仍为人们所公认。


      《隋书》共八十五卷,其中帝纪五卷,列传五十卷,志三十卷。是由多人共同编撰,分为两阶段成书,从草创到全部修完共历时三十五年。唐武德四年(621年),令狐德棻提出修梁、陈、北齐、北周、隋等五朝史,由魏徵“总知其务”,并主编《隋书》,参加编写的还有颜师古、孔颖达、许晋宗等人。贞观十年(636年),《隋书》和《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同时完成,全称“五代史”。但它们都只有纪、传而无志。贞观十五年(641),唐太宗下令续修史志。最初由令狐德棻监修,后改由长孙无忌监修,历时十六年,直到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才修完。诸志是配合“五代史”写的,记述了梁、陈、齐、周、隋五朝的典章制度,故有“五代史志”之称。但因该志以隋为主,且隋是其中最后一个朝代,所以把它并入《隋书》。《隋书》的作者都是饱学之士,具有很高的修史水平。由这些政治家、专家学者主持修史,保证了《隋书》的质量。

      《隋书》是现存最早的隋史专著,也是《二十五史》中修史水平较高的史籍之一。书中保存了大量政治、经济以及科技文化资料。其中十志记载梁、陈、北齐、北周和隋五朝的典章制度,有些部分甚至追述到汉魏。其中《经籍志》是继《汉书。文艺志》后又一部古代文献总录,除著录当时所存的著作外,还附载了一些已亡佚的典籍,并论述了学术的源流。它所创立的经、史、子、集四部图书分类法,一直沿袭至清代。


      《南史》,记事起自南朝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420年),止于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589年),共记述南朝宋、齐、梁、陈四代一百七十年的历史。《南史》与《北史》为姊妹篇,由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撰成。

      李大师(570-628年),相州(今河南安阳)人,李延寿,字遐龄,大约卒于唐高宗仪凤年间(676-679年),唐初历史学家。

      《南史》依据《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诸史删繁就简,重新编纂,合南朝宋、齐、梁、陈四代历史于一书,成书于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南史》有本纪和列传、无表、志,本纪十卷,列传七十卷,共八十卷。本纪中有《宋本纪》三卷、《齐本纪》二卷、《梁本纪》三卷、《陈本纪》二卷。列传中除专传外,列“类传”九种。在内容方面,对南朝四史多有增删。书中重视对南北各朝之间交往的叙述,为南朝各断代史所不及。全书文字简明,事增文省,在史学上占有重要地位。


      《北史》,一百卷,其中本纪十二卷,列传八十八卷,所记史实起于北魏道武帝登国元年(386年),终于隋恭帝义宁二年(618年),记述了北朝魏(包括西魏、东魏)、周、齐、隋四个封建政权共二百三十三年的历史。

      《北史》虽然是在删节《魏书》、《北齐书》、《周书》及《隋书》的基础上形成的,但由于作者李延寿曾参加修撰《五代史志》,对北朝史实较熟悉,再加上他世代居住北方,仕宦北朝,对有关故事见闻较多,因而与《南史》相较,《北史》更为精审详尽。北宋以后,《魏书》、《北齐书》、《周书》均残缺不全,主要依靠《北史》补足。《南史》、《北史》虽贯通南、北,削除各朝国史相互攻讦之辞,但仍以北魏(包括西魏)、周、隋为正统王朝,而以南朝及东魏、北齐为“偏据”。

      李延寿根据隋代魏澹的《魏书》增补了西魏三帝纪,《后妃传》中补了西魏诸帝后,《宗室传》中对入关的元魏宗室都增补了资料,从而弥补了《魏书》、《周书》的缺陷,成为了了解西魏一朝历史的重要材料。


       五代后晋时官修的《旧唐书》,是现存最早的系统记录唐代历史的一部史籍。它原名《唐书》,分别于宋代宋祁、欧阳修等编写的《新唐书》,才改称《旧唐书》。《旧唐书》共二百卷,包括本纪二十卷,志三十卷,列传一百五十卷。

      后晋高祖天福六年(941年),石敬瑭命修唐史,出帝开运二年(945年),全书修成,历时仅四年多。《旧唐书》署“刘昫等奉敕撰”。实际上,作为监修的刘昫对这部史书没作出什么贡献,张昭远、贾纬等人才是真正的作者。尽管《旧唐书》的作者对史学未必有出色的见解和才能,但它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本纪文宗以前部分,多依据实录,肃宗以前部分,直接承袭国史旧纪,所以它材料充实,记事比较可信。

      由于肃宗以后的国史尚未编出,宣宗以后的实录也未修成,所以《旧唐书》的作者在修《旧唐书》时,唐代晚期的史料相当缺乏。虽然作者曾做过不少史料搜集的工作,但由于成书仓促,所以对唐代晚期史事的记述,仍显得粗糙,在材料的占有与剪裁、体例的完整、文字的简洁等方面,都存在不少缺点。


      《新唐书》行世后,《旧唐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几乎被人们废弃。等到明朝嘉靖十七年(1538年)重新刊印后,才又广泛流传开来。《旧唐书》传布过程中的兴衰,既反映了它的缺点,也说明它有自己的长处,非《新唐书》所能取而代之。

      《新唐书》二百二十五卷,包括本纪十卷,志五十卷,表十五卷,列传一百五十卷。

      宋仁宗认为刘昫的《唐书》浅陋,下诏重修。其中列传主要由宋祁负责,本纪、志、表主要由欧阳修负责,所以《新唐书》署“欧阳修、宋祁撰”。

      《新唐书》比较《旧唐书》来,有自己的一些特点和优点。首先,《新唐书》增加了以前各史所没有的《仪卫志》、《兵志》。《兵志》的编修,为二十四史增添了新内容,在《新唐书》之后,许多史书都编写了《兵志》。其他几个志也各增补了新资料,质量多在《旧唐书》之上。

      《三国志》以后各史都没有编写表,到了《新唐书》,才又承袭《史记》、《汉书》的传统,编制了《宰相表》、《方镇表》、《宗室世系表》、《宰相世系表》,为人们学习唐代历史提供了许多方便。《新唐书》还在列传中保存了一些《旧唐书》所未载的史料,又增补了不少唐代晚期人物的列传等等。

      总体来说,新、旧《唐书》各有优劣,不应厚此薄彼或者厚彼薄此。

      《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人撰修。本文原名《五代史》,也称《梁唐晋汉周书》。后世为了区别于欧阳修的《新五代史》,故称《旧五代史》。该书记述了唐朝灭亡以后的五十多年的历史,按五个朝代的更替的次序编排、梁书二十四卷,唐书五十卷,晋书二十四卷,汉书十一卷,周书二十二卷。五书后面有《世袭列传》二卷,记述割据一方但仍向中原称臣的李茂贞、马殷、钱  等人的事迹,另外有《僭伪列传》三卷,记载了杨行密、李昇、王审知、刘守光、王建、孟之祥等人的事迹,他们独霸一方,称王称帝,名义上也不臣属中原政权,作者认为他们是非正统的“僭伪”政权,故另立传。

      《旧五代史》的史料价值较高,文字润色稍差。在这一点上比不上大文学家欧阳修编撰的《新五代史》。


      《新五代史》,欧阳修撰。此书原名《五代史记》。全书七十四卷,包括本纪十二卷,列传四十五卷,考三卷,世家及年谱十一卷,四夷附录三卷。欧阳修在奉命编写《新唐书》之前,曾独自撰写了《新五代史》,约在景祐三年(1036年)以前,到黄祐五年(1053年)基本写成,前后将近二十年。欧阳修的学生徐无党为本书作注。《新五代史》记事时间断限,与《旧五代史》相同。

      《新五代史》与《旧五代史》体例很不相同,《旧五代史》是一朝一书,界限清清楚楚。《新五代史》则打破朝代界限,把五朝的纪、传综合编排,按时间先后次序排列。列传部分一律采用类传的形式,历事数朝的人,编在“杂传”。这是《新五代史》在立目编排上与其他史书显著不同的特点。

      就史料价值而言,《新五代史》比《旧五代史》稍逊,但也可以互补。由于《新五代史》后出,欧阳修看到了一些《旧五代史》编者没有看到的资料,而且他往往采取小说、笔记之类的记载,补充《旧五代史》所缺的史实,以加深读者对人物的理解。《新五代史》的文笔高《旧五代史》一筹,这也是后世《新五代史》盛行、《旧五代史》埋没无闻的原因之一。


      《宋史》四百九十六卷,包括本纪四十七卷,志一百六十二卷,表三十二卷,列传二百五十五卷,记载了宋朝赵匡胤建隆元年(960年)至赵昺祥兴二年(1279年)共三百多年的历史。

      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年),决定宋、辽、金三朝各为一史,命执政大臣脱脱为都总裁,铁木儿塔识、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吕思诚、揭奚斯等为总裁官,主持修史,实际上的总负责人是欧阳玄。当时元政权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不允许各史的编写旷日持久,加上宋代史料极为繁富,又有前人的书稿为基础,所以只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宋史》。

      《宋史》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多的一史。这是因为赵宋政权存在的三百多年间经济、文化有所发展,政治制度日臻完备。雕版印刷已被广泛采用,活字版的发明,又大大促进了书籍的印刷和广泛流传。在《宋史》中,志的分量庞大,占全书的三分之一。它系统而又详细地叙述了赵宋一代的典章制度,价值较高。

      《宋史》成书匆促,对史料缺乏精心的剪裁,记事详略不一,其他如有目无文之类的疏忽,记事议论间有抵牾,都是其缺点。


      《辽史》一百一十六卷,其中本纪三十卷,志三十二卷,表八卷,列传四十五卷,国语解一卷。较系统地记载了我国契丹族建立的辽朝二百多年的历史,同时也兼记了辽立国前契丹的概况和辽灭亡之后耶律大石所建西辽的梗概,是研究辽,乃至契丹、西辽的重要史籍。

      《辽史》是元修的三史之一,以脱脱为都为总裁官。至正三年(1343年)四月开始撰写,次年三月即告脱稿,仅仅用了十一个月的时间。《辽史》志、表多有特色,颇得后人好评,列传却较为粗陋,有充实内容的较少。

       尽管《辽史》在编撰上存在着多方面的不足,但它毕竟保存了不少有关辽朝的历史文献,价值显而易见。


      《金史》一百三十五卷,其中本纪十九卷,志三十九卷,表四卷,列传七十三卷,是记载女真族所建金朝始末的重要史籍。

      《金史》的撰修过程和《辽史》一样,前后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金史》在元人所修的三史中,向有好评。《四库提要》说:此书“首尾完密,条例整齐,约而不疏,赡而不芜,在三史中独为最善”。这种评价较具有代表性,在很大程度上道出了《金史》的撰修特点。体现了编撰者在安排内容和设目上的匠心。《金史》独有《交聘表》,用表格形式,列出与宋、夏、高丽的使者聘往情况,用极为简括的方式,揭示了三国关系最复杂的内容,这在“二十四史”中,可谓独创。


      《元史》是系统记载元朝兴亡过程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元朝灭亡,朱元璋下令编修《元史》。洪武二年,以宋濂、王炜炜总裁,汪克宽等十六人为纂修,开史局于南京天界寺,进行编写。从洪武二年二月到八月,用一百八十八天的时间,修成顺帝以前各朝的历史,共一百五十九卷。洪武三年二月重开史局,八月成书,共五十三卷,历时一百四十三天。前后两次修成的文稿进过统一加工,共二百一十卷,内本纪四十七卷,志五十八卷,表八卷,列传七十九卷。两次开局共历时三百三十一天。

      《元史》成书后,饱受批评,主要认为它的编纂工作过于草率,没有认真融会贯通,基本上都是利用已有的文献资料,略加删削修改而成。因此,前后重复、互相矛盾的地方很多,至于取舍不当那就更不用说了。同一传名,译法不统一,甚至出现一人两传的现象,这在其他官修正史中是看不到的。

      但是,尽管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元史》仍是我们今天了解、研究元代历史的极其珍贵的文献。


      《明史》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表十三卷,列传二百二十卷。主要记载了明朝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年)至朱由检崇祯十七年(1644年)共二百多年的历史。

      清朝在顺治二年(1645年)设立明史馆。康熙十八年(1679年),以徐元文为监修,开始纂修明史,万斯同以“布衣”参加编写工作,用力最多。继徐元文之后,张玉书、王鸿绪等先后为总裁官,主要工作仍由万斯同负责。康熙四十一年(1702)万斯同去世后,花费精力最多的是王鸿绪。康熙五十三年(1714),王鸿绪写成了列传,到雍正元年(1723),写完了全稿,奏呈给皇帝,后来题名为《明史稿》。第二年,张廷玉受诏为总裁,在《明史稿》的基础上加以修订改编,于乾隆四年(1739)最后定稿,终于修成了《明史》。《明史》的志写得比较成功,内容充实,编次得体。《天文志》、《历志》、《河渠志》包含了不少科学技术方面的资料,并反映了明代的一些新成就。《艺文志》不同于先前各史,它不著录存世的前代人的著作,只记载明朝人的撰述。《明史》有五种表,四种是因袭前史,《七卿表》是新创立的。《七卿表》把六部尚书和都御史列为七卿。列传新立了三个传目,即《阉党传》、《土司传》、《流贼传》。

      《明史》虽以《明史稿》为蓝本,但对历史的记述存在许多差别,两书可以相互补充。


      本次出版的“二十四史”,是精选各史书中的名篇佳作,加以白话翻译而成。编译过程历时数年,参考了众多方家时贤的著作,限于体例,未一一注明,谨致敬意和歉意。限于水平,书中难免错讹粗疏,尚请读者批评。


                                                                                                                                                                                                          中華藏書館                                                                                                                                                                                                                  二〇〇八年五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254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875评论 3 38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682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896评论 1 28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015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152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208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962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388评论 1 30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700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86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551评论 4 33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186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01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142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689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757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