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东山岛铜陵镇上有一条古街,长不足千米,居民不足千户,却被民间称为“进士街”。从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到明末百年间,竟然出了十几位进士。明清三年考一次进士,每次考录150人到300人不等,考上进士的难度相当于如今考中各省文理科状元。当时每120万人考中一位进士,这条小街中进士的比例竟然高乎全国近千倍,让人瞠目结舌。
这条街就是铜山古城内的顶街。铜山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建城一百多年后,人口和经济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可惜教育不兴,文运不开,没人考中进士。后来能完全逆转,关键在于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蔡潮。
嘉靖五年(1526),福建官员浙江临海人蔡潮巡海铜山,他深谙风水学,认为铜山是块宝地,但“东木不锐”,便在东门屿上建文峰塔;认为铜山文运不兴,便兴建南溟书院和东璧书院(后改崇文书院)。从此,铜山天开文运,文教事业蒸蒸日上。二十多年后,便开启了东山人百年间接连考中进士的辉煌历史。
可见,蔡潮对东山的发展功高至伟。东山关帝庙右侧原来有所“名宦祠”,纪念的首位是建城者周德兴,次位便是蔡潮。对这样的人物,东山的各类书籍文章,无论严谨的史料,还是民间的文章,对蔡潮官职的描述,几乎都是巡海道。
然而,铜陵九仙山上有一蔡潮所题的摩崖石刻“宦海恩波”,落款却是“福建右参政临海蔡潮书”。一边是巡海道,一边是右参政,二者的官职有何区别,到底哪一个才是蔡潮的官职,还是二者都是他当任过?
右参政和巡海道皆属于地方官职。明初在全国十三行省设立都指挥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巡检司,俗称都、布、按三司,首长分别为都指挥使——正二品;布政使——从二品;提刑按察使——正三品。都指挥使负责军事、防卫,下辖卫所;布政史负责民政、财税;按察使负责刑罚、监察。三司在地方三权分立,互不统属,同时又分别隶属于不同的中央机构。
布政使分设左右二使,职责是通一省民情、考究官吏、掌握田土户口、征收贡赋等。下属设有左右参政,为从三品,职掌分守各道以及派遣、屯田、驿传、水利、抚民等民事。分守道是设立在布政使司与府州之间的一个中间联系机构,是布政使司的派出机构。所以,参政又常常称为分守。
提刑按察使为从三品,其属官为副使,为正四品;下设签事,为正五品。另外,还设分巡道,明代前后共设有69道。巡海道一职跟黄道周当任过的展书官一样,在明代并非正式官职。黄道周在天启五年当过展书官,其实明代并无展书官一职,黄道周当时真正的官职是翰林院编修,正七品。巡海道在明代也非正式的官职,对应的官职应是提刑按察使司巡视海道副使,简称海道副使,正四品。巡海道在明代虽非正式官职,但由于名称简单、顺口、形象,经常被当成官职来称谓,甚至一些史书也不例外。巡海道作为专职道员名是在清初,清康熙六年(1667)全国从一百多个守道精简剩40个,福建巡海道仍然保留,直至清末才被废止。
可见,右参政和巡海副使(巡海道)分别隶属于布政司和按察司,因为要遵循分权和回避原则,蔡潮一个人几乎不可能同时兼任二职。那么,哪一个才是蔡潮的真正官职?
除了九仙山的摩崖石刻,诏安梅岭也有一石刻“望洋台”,落款是“福建布政司右参政临海蔡潮题”。另外,《福州府志》(乾隆本卷之四十六)对蔡潮在福建官职的记载也是右参政,并无海道副使(巡海道)一说。即使是东山邻县《诏安县志》对蔡潮的官职记载也只是右参政而已。
明万历年间,时任漳南道的俞士章写的《铜山朱文公祠记》称呼蔡潮为“大参”,即参政的别称、尊称,并无巡海道一说。俞士章作此文离蔡潮建文公祠仅数十年,极具说服力。
蔡潮是浙江临海人(今浙江临海市),临海对蔡潮的生平介绍大致如下:“蔡潮(1467-1549),字巨源,号霞山,临海县城人,明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迁兵科给事中。正德六年(1511),任湖广按察佥事,提督学政。十年,任贵州右参议。嘉靖元年(1522),移任福建右参政。筹措督运军粮,协力抗倭有功,政绩显著。六年,升河南右布政史。任满告老还乡,二十八年夏卒。
以上是蔡潮为官履历,与东山、漳州的有关文献有较大偏差,那如何甄别对错?《明实录》相当于明朝的档案,是最为权威的第一手史料。经核查,以上记载与《明实录武宗实录》《明实录世宗实录》并无出入,东山的有关文献记载则错得离谱。
可见,蔡潮在福建的任职自始自终仅是右参政,根本没有当任过海道副使(巡海道)。既然如此,东山有关的文献为何会如此记载?东山之外,也有个别记载将蔡潮在福建官职当成巡海道,应是参考了东山文献的说法。
最早把蔡潮官职说成巡海道的是在清初。康熙十四年(1675),陈锦识在《铜山人物志》中写道:“于分守蔡公潮处……蔡公巡海按铜谒文祠”。可见,其记载并没有出错,因为参政也叫分守,这里的“巡海”是动词,并非指官职。
康熙四十九年(1700),漳浦知县陈汝咸在《重建南溟书院》一文却写道:“……创自明嘉靖巡海道蔡公潮……”此时,巡海道已成正式官职,很可能是陈汝咸没多留心,仅仅因为陈文“蔡公巡海”一词,想当然以为蔡潮在福建的官职为巡海道。
之后乾隆年间,陈振藻写《铜山志》犯同样错误,在该书中对蔡潮时任的官职全说成巡海道。右参政的官职比巡海道高,退一步说,假如蔡潮真当过巡海道,那陈振藻等人则错得更为离谱,因为绝无表述官职就低不就高之理。
《铜山志》是东山文史最重要、最权威的史书,其错误引导,让后世以讹传讹,未考证便加以引用,包括《铜山所志》旧序的作者郑丽生也写成:“巡海道蔡公潮至……”
一传十,十传百,东山人慢慢地就形成了蔡潮在福建的官职就是巡海道这一刻板印象,以至于连“宦海恩波”摩崖石刻明明写着“右参政”也不加理会。这样才能解释,只有东山有关的文献才有“巡海道”这一说法,而其他文献并未犯此错误。
明中后期东山之所以能够文运昌兴,蔡潮是里程碑式的关键人物。数百年来,我们东山人却把他在福建的官职都弄错了,确实惭愧。希望此篇小文能修正这个错误,也希望东山后来人写及蔡潮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参考文献
《明清地方行政制度研究》,真水康树著,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
《铜山志》注译,林定泗主编
《明史·职官志》,张廷玉主编
《清史稿·职官志》,赵尔𢁉主编
《福州府志》乾隆版
《临海县志》
《东山岛石刻集》,邱永顺主编
《明实录》
《黄道周传》,八哥著
非正式论文,️就不一一注明出处了,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