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最喜欢过年了,不是喜欢过年这天,而是喜欢整个过年的氛围。
那时候离过年还有七八天,村头屠户家开始杀第一头年猪为即将到来的年味预热。
屠户杀猪的时候,几乎整个村里的男人都会过来围观。这时候家长都会毫不吝啬的拿出个一毛两毛扔给在一旁疯跑的孩子们,让他们去隔壁小卖铺买零嘴。
猪杀完后人群陆陆续续的散开,几乎每个散开的人手里都会或多或少的拿着一块猪肉。
为了应景,也为了庆祝即将到来的新年。
爸爸手里也提着一块猪肉回家了。
在那个平时只有客人来家才会见肉腥的年代,中午的餐桌上多了一碗炖肉。没有加白菜,全是大块的红烧肉。
爸爸倒了一杯白酒小口嘬着,我就着一个新蒸的馒头,妈妈系着围裙,手上和面留下的面痂还没来得及洗。大家围在一碗红烧肉面前,像举行一个仪式一样几乎一起动了筷子,夹向碗中的红烧肉。那个肉真香啊,我吃了一整个新蒸的馒头,爸爸一边又给自己倒了一杯酒,一边给妈妈说着今天屠户杀猪时的趣事。
感觉有一瞬间我展开了上帝视角,一对夫妻加一个孩子围在一碗红烧肉面前,女人脸上带着笑容,男人又嘬了一口酒,孩子正把肉往嘴里填。
那种时刻我忽然觉得这就是幸福。
年猪宰了第一头迎了个开门红后,后面几天是屠户一年中最忙碌的日子。
爸爸也陆陆续续的买了一块块十多斤的肉。
这两块给奶奶送去,那两块给姥姥送去。
年味的脚步越来越逼近,这时候走在大街上几乎每家人烟囱里窗户里飘出的味道都是肉的味道,也是年的味道。
那时候走在村口的马路上没由来的高兴,走着走着恨不得跳起来。
一些肉被妈妈拿盐腌起来了。
一些肉被妈妈剁成了肉馅。
还有一些肉被切成了片。
冬天天冷压根不用担心会放坏。
这时候离过年还有两天,妈妈又开始和面包水饺了。先包够家人一顿吃的水饺,饺子馅也是纯肉的。
爸爸擀皮妈妈包,配合的相当默契。
饺子煮好端上桌的时候,妈妈从瓶子里拿出腊八蒜又倒了一点腊八醋当做蘸料。
醋的酸味,蒜的辣味,饺子馅的香味混在一起,咬一口香的掉牙。
除夕这天从睁眼那刻鞭炮就稀里哗啦的没停过,下午家里的老少爷们都随着自家的长辈去给先人烧纸。
回来后年就开始了。桌上摆满了菜,鸡鱼肉也都上了桌,每人面前还有一碗热腾腾的纯肉饺子。
动筷之前爸爸会先端出去几碗饺子给天爷爷,灶爷爷,财神爷。同时嘴里还念叨着保佑我们家日子红红火火蒸蒸日上。
盘子里的饺子妈妈不让我们吃完每盘必须留两个,美名其曰年年有余。
那时候的年既热闹又有感觉。
后来我们搬到了城市里定居。
这里没有宰年猪的现场可以热闹,大家都去超市里买猪肉。
这里的人挤在一栋楼里却还没有当年在村里认识的人多,打招呼的人多。
大家都各忙各的。
小时候梦寐以求的肉开始频繁的出现在餐桌上,临近过年时候妈妈跟往年一样做了一碗红烧肉。包了纯肉的饺子。流程跟在乡村里几乎一模一样,可是却再也吃不出那种幸福的感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