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部快餐电影么....是的,可是它仍然真实。
总得来讲电影可以,对得起票价,笑点比较密集。周申/刘露导演延续了上一步《驴得水》荒诞与黑色幽默元素,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时空挪到了如今的北京市。从三个小人物的不同爱情观念引发的一系列事情反射了如今的社会现实。
镜头:男主女主挑眼镜的一组头拍的很好,利用镜子增加了空间的调度,产生的叠加效果营造的反差感让人很惊喜。
音乐:《如果我不是我》李宇春 《你要跳舞么》新裤子 《Unsaid》宋戴廷,本部电影几首配乐的选择挺对我胃口的。
光线:(孙母第一次正式见莫默,幽暗的环境下,一缕光顺着半透明的窗户打了进来,打到了孙母的背面,我们看到孙母的脸此时在一片黑暗中,无法猜测出孙母的真实想法。
简单分析一下男主(孙同)
孙同研究生毕业后已经29岁,也成为了北漂大军中的一员,但他相对而言是幸运的,因为他有一个有钱有势的好兄弟。只要他能跟他的兄弟维持好关系,那么他就能顺利成为北京人。或许因为如此,让他在与多多相处的关系中渐渐的变了味道。一个有梦想,有激情的男孩儿开始不知不觉地向大靠山低头了,开始下意识的给多多擦起了屁股。
但是多多没有彻底迷失本性,他仍然是一个富有爱心的人(去楼下喂流浪猫),他也富有正义感和勇气(看不惯自己的兄弟纵情声色,冒着得罪他的风险也要去搅黄),他还是一个和事佬(他希望他兄弟跟高璐能够顺利结婚,所以在出了事情以后在中间周旋,演习来帮兄弟度过难关)。
莫默在误会的情况下摔坏了孙同屋里的电脑,孙同隔壁录了首音乐,却不经意舒缓了莫默的心结,让她能成功放下这段孽缘。
之后孙同又因为破坏了莫默和相声艺术家的相亲和人打了起来,莫默带着他去配眼镜,挑眼镜的过程中的互动让孙同内心泛起了涟漪,用莫默的话说孙同是个软蛋,但此时他却有了勇气,或许,爱情会让你发现真正的自己。
这时候第一个波折来了,孙同的母亲见到了莫默,极力反对孙同,甚至不惜通过装病。孙母一边说自己儿子是孬种一边又让他别得罪多多,这种双标就好像我一开始无法理解孙同为什么会在几天之后就能爱上才被自己兄弟上过的女人,因为有些事情自己不理解不能说这事儿不对。因为大家都习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为别人做些事儿更多是为了满足自己。
孙母装病去医院,让两人产生隔阂,偷偷传信给多多,导致多多逼迫孙同分手。在观众眼睛里,孙母简直坏透了,可是扪心自问,为人父母就是这样,不惜一切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活下去,活得好。更何况孙母还是一人抚养他长大的,其中难处更是可想而知,可莫默说的对,不能因为这次是北京落户口就要撒谎,那以后还可以因为买房,因为孩子上学。恶心事儿一但做了一件就会做无数件。
孙同想顾全所有人的感受,他疏远了莫默,选择了不再坚持。顺应了自己兄弟和自己的母亲。可是结婚当天,见到多多还在调戏发生过一夜情的女人的时候,孙同想通了(不能再这么惯着这小逼崽子了)。高璐也通过以前的照片发现了莫默和多多的关系,在孙同被叫来当面对峙的时候,孙同并没有继续成全这对新人,他拉了拉领结,走向了高璐,说出了事情的真相,破坏了当天的婚姻,但也因此换来了多多之后的真心忏悔。
我喜欢莫默说的话。总结起来就是生活不是你拿来做恶心事的借口。
男二(占有欲极强)
多多这个角色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典型,这种人怕失去一切,严重缺乏安全感,所以喜欢控制身边的人。
他对孙同很有感情,但是他神经大条,不会去为了孙同或者任何人改变自己,他们可以互换衣服穿不嫌弃,共用杯子,睡到隔壁。孙同心思细腻,他想照顾多多的感受。
他对高璐也是真爱,频频惹高璐生气但是高璐仍然离不开他,人类在这种模式的相处下大部分人会受到限制导致无法正常思考和做出决断。其实他们和多多的相处模式在生活中很常见,一方蛮横,不讲道理,却纠缠,而你所处的一方只是在一种不希望让他伤心的想法里隐忍,虽然你反感但是却发现摆脱不开,相信我,如果你有这种感觉了,尽早结束掉这段情感,不论是友情,爱情。你只是不敢说出口。就像在剧中,孙母对孙同说过的话,其实有些决定不能一味偏怪于父母,其实是自己内心做出的决定,是屈服也好,是抗争也好,都是源于自己。
让自己敢于说不,拿出勇气来,不要逃避,要面对,奥里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