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述

前一段时间利用了些零碎时间把《清醒思考的艺术》看了一遍,这本书每章节的内容很短,非常适合利用零碎时间把它读完,也推荐给大家。

这本书大致讲述的是?

这本书的内容大致围绕一些生活中容易产生思维偏误的事情,进行总结然后归纳成不同的思维偏误问题。每一个章节以3到4个事例来描述这一思维偏误在生活中产生的场景、原因,并在章节最后建议读者应该如何避免陷入这一思维偏误。

在阅读这本书时遇到的问题?

每次在阅读这本书时,因为每个章节字数并不多,总会在读完一个章节之后觉得意犹未尽,获益不少。而在读完这本书后,总感觉又好像淡然无味。(就是那种看着很过瘾,看完觉得一无所获那种感觉哈哈哈)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

回答这个问题,我觉得可以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分析。之所以看着的时候很过瘾,看完一无所获,从客观上来分析,这本书每个章节很短(估计跟看一篇头条新闻差不多)。这样的结构在客观上很容易导致我们欢喜于浅阅读中,就像电视剧那样走马观花,这种感觉会像毒品那样,一不小心就喜欢得不能自拔,但偏偏这样就会忘记了思考。对了,是思考!主观上分析就是自我沉浸在浅阅读中,被作者牵着走,却放弃了自我思考,这样就导致了知识浮于脑海浅水区。所以,虽然推荐大家利用零碎时间阅读这本书,但是还需要注意边阅读边进行思考。

为什么想写这个?

我觉得对知识的尊重就是认识它、理解它、运用它、拓展它,对一本好书的尊重是了解它、总结它、分享它。所以我想通过以下一系列的读书笔记,总结其中思维偏误问题并加上自己的理解,最终分享出来。一方面监督自己形成自我思考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不同的思维碰撞,不断修正自我的认知。

2018/11/8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