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满脑子都是这可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11月30日晚,孙俪发长微博,罕见显露忐忑。
作为影视女王,御夫达人,亲子教科书,娘娘能遇到什么难题?
围观群众看完微博详述,瞬间被逗乐:
原来家里又添“新丁”了,夫妇俩本想让孩子见识一下生命奥妙,没想到从农场拿回的鸡蛋,真孵出了小鸡!整整15只,叽叽喳喳,活蹦乱跳……
花样陪娃陪到这份儿上,这一家子真让所有孩子们羡慕:
有一对放肆陪玩的父母,简直太幸福!
01
偶然发现的孵小鸡风波,但孙俪的微博却刷到停不下来。
刚拍完《卖房子的人》的孙俪伸展欢呼,儿子扬起小脸就是一句“妈妈,你拍完这个戏,可以休息几年?”啼笑皆非;
俏皮童言里透着真挚,和女儿一起练普拉提的画面也超级温暖;
孙俪配文:女儿到了可以一起学普拉提的年纪,儿子等等在隔壁打拳,真好。
爸爸呢?带着邓超独有的热闹,随时准备着飞奔归来。
被女儿涂满指甲油的邓超;
被女儿当成人体模特,打扮成隔壁“村花”的邓超;
一动不敢动,被手动做成枫叶人的他;
和别人家的爸爸不一样,邓超就像个老顽童,孩子疯,他比孩子还疯。
突然想起要玩植物大战僵尸,没有道具,孙俪的脚桶捧起就套在了头上,没有子弹,家里所有的玩具打起来。
当疯玩,屋顶的灯都在晃;家具被他用来给孩子乱涂鸦;孩子们一拥而上,抱着爸爸狂欢时;孙俪站在一旁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虽然有时忍不住吐槽邓爸爸,但不得不说,孩子有那么一个愿意和他们疯一起闹的爸爸,真的很幸福。”
犹记得邓超参加采访时,透露心底想法,就想做孩子最大的玩具。
不是痴迷孩子的恶搞,而是享受孩子沉浸时眼底的依赖和认真;
是打心底不舍、渴望守护的饱满爱意。
就像孙俪温情流露时的感慨:“我们希望孩子将来有爱,首先就是让孩子感受到爱。”
02
人民日报曾把家长分为五层,舍得为孩子花钱的仅仅处于最低层,相比而言,舍得为孩子花时间的,更上一层。
男孩天天,因一条《如果李佳琪卖文具》的创意视频,被大众熟知。
搞笑口吻,配上魔性夸张的表情,收放自如的肢体动作,很是吸睛。
李佳琪也留意后,觉得有趣,转手就送了9岁男孩从小学到高中的所有教辅书。
长长的购书清单,“吓哭”小朋友的同时,也将男孩送上了热搜。
这时才发现,风趣男孩的背后,藏着更加“戏精”的父母。
教子千遍,不如陪他玩一遍。
在《孩子考了60分》的系列视频里,爸爸紧抓各国精髓,和儿子打配合,演绎了不同地区家长得知讯息后的反应。
身为越剧演员的妈妈,也时常参与,偶尔帮扶儿子对抗老爸,偶尔倒戈和老父亲双剑合璧讨伐儿子,玩到兴起,会在视频里唱上几句,其乐融融的家庭艳羡众人。
正应了作家叶宣的话:“玩,是孩子无法磨灭的天性,同样孩子最容易在玩时和对方建立感情,在游戏与交流中模仿对方的言行。”
03
显然,不是所有家长都明白这个道理。我就看过一个小短片,里面展现了无比扎心的一幕。
客厅里,孩子把积木堆得很高,拿出一块让爸爸放。
结果,这个父亲一不小心放错积木,弄毁了早已堆好的城堡,因为他的眼睛一刻都没离开过手机。
此时,爸爸像个犯错的孩子,而孩子却说像大人语气的一句话:“我想变成手机,因为爸爸爱手机,不爱我。”
另一个故事发生在游玩区,小女孩因为第一次玩滑滑梯,兴奋极了,回头寻求妈妈关注和赞扬时,妈妈却和朋友聊得正欢,头也不回地嘱咐了一句“自己玩。”
女孩瞬间失落,躺在泡泡球里,没了继续的心情。
视频最后的一段话很是感人:
总以为你还小,察觉不到我对你的敷衍;
总以为你一个人,就可以玩得很开心;
总以为每天陪在你身边,就够了;
而你,却在我们的以为里习惯孤独。
每对父母都想将世界最好的都给孩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太多父母在以为的给予里,越走越远,再没读懂过孩子内心的渴望。
《奇葩说》里,如晶说了一段很感人的话:“父母是孩子前半生唯一的观众,孩子是父母后半生唯一的观众,我不会错过你的后半生,也请你不要错过我的前半生。”
父母一旦“过期”了,再怎么努力,也弥补不回来。
04
知乎上有人问:“家庭氛围很好,是什么体验?”
一个高赞回答是:
“和老妈是闺蜜,和老爸拜把子。和老妈聊八卦,和老爸路边撸串。
觉得做什么都有底气,都不怕,家庭就是我的支撑和依靠。”
以为玩只是玩,后来发现和父母打成一片的孩子,更自信,更阳光,也更能做成事。
记得很久前,神经科学突破性进展时,也明确提出了孩子的成长需求:
孩子从成人那里需要的不是静态的陪伴,而是动态的交互。
这类的亲子交互游戏,可以有效提升孩子的认知能力,更重要的是心理能力,包括自信心,安全感, 自控力和适应力等。
岁月不可弥补,陪伴的重要性不容小觑。
千万不要等孩子再不愿和你沟通,他们全然长大时,再想曾经。
正如戴安.仑曼斯懊悔时说过的:如果再能养大一次我的孩子,我一定把板着的脸收回。
但人生没有如果,再多的后悔也无济于事。
行动,从当下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