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好是小满
马先生教文心同学背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逢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文心同学摇头晃脑了半天,抛给爸爸一个问题:“爸爸,我发现二十四节气中,很多节气有大小之分,比如小暑之后是大暑、小雪之后是大雪、小寒之后是大寒,但是小满之后却没有大满而是芒种,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老祖宗发现月亮变成满月之后就会渐渐变成弯月,水一倒满就会从四周溢出来,也就是说任何事物发展到最鼎盛状态以后就会开始走下坡路,所以老祖宗觉得小满是最好的状态……”
听着父女俩的对话,我突然发现原来老祖宗用来指导农时的二十四节气原来蕴含着如此深刻的人生哲理。小满时节,麦类灌浆乳熟,籽粒开始饱满,将熟而未熟,各种植物、庄稼姹紫嫣红,是一年当中最美丽的时节,更重要的是从小满开始,农民进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季节。俗话说“小满动三车,忙得不知他”。此时,农田里的庄稼需要充裕的水分,农民们便忙着踏水车翻水;收割下来的油菜籽也等待着农民们去舂打,做成清香四溢的菜籽油;田里的农活自然不能耽误。可家里的蚕宝宝也要细心照料,小满前后,蚕要开始结茧了,养蚕人家忙着摇动丝车缫丝。农民对于丰收的期盼和喜悦,也随着谷穗稻穗的抽浆和日复一日的忙碌渐渐地饱满丰盈起来。小满未满,充满期待,亦蕴含着一种别致的幸福感,农事如此,人生何尝不是呢?
朋友小A,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毕业后就职于某世界500强金融企业总部,靠着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勤奋的工作态度,小A很快脱颖而出,三年的时间便成为财务中心最年轻的处长,并且进入后备干部培养序列,前途一片光明。就在小A踌躇满志向,准备向下一个目标——财务总监出发的时候,她发现自己怀孕了,在征得丈夫的同意之后,小A向公司提交了辞职信,专心在家备孕。孩子出生以后,小A便做起了全职妈妈。同学聚会,席间聊到全职妈妈话题时,有人问小A,头顶高学历,放弃这么好的工作,不觉得浪费吗?小A淡然一笑:“其实刚开始,我也很纠结,感觉自己这么高的学历,必须成为职场精英,才是圆满。后来看到一句话,‘人生最好是小满’,我一下子就释然了。全职妈妈也是一种职业,因为孩子健康成长和爱人事业有成的背后有我的功劳,我很享受这样的生活”。
人生最好是小满,道理说起简单,却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悟透,尤其是在当今这个全民浮躁、焦虑的社会,每个人在每个领域都争着抢着想要“大满”。为了“大满”,很多人在单位是拼命三郎(娘),加班加到深夜是家常便饭,年纪轻轻就各种疾病缠身甚至猝死的大有人在;在家里孩子是严格苛刻的“虎爸”(虎妈),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几个月大的孩子开始上早教班,学前的孩子上各种特长班,中小学的孩子上各种辅导班,本该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玩耍的孩子早早就带上厚厚的镜片。然而,在任何一个领域,能够占据金字塔尖的幸运儿都是少数,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也未能实现“大满”的目标。
《菜根谭》道:“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至烂醉酕醄,便成恶境矣。履盈满者,宜思之”。花看半开,酒饮微醉——花已开却未完全舒展的时候,花瓣最娇嫩,偶尔还有清香飘出,容易让人更加期待和想象它完全开放的样子;喝酒喝到微微些许感觉,但又不会失去意识和控制,有种兴奋但却不会无状。想起《世说新语》中的一个故事:王子猷居住在山阴,一次夜里下大雪,他从睡眠中醒来,打开窗户,命令仆人斟上酒。四处望去,一片洁白银亮,于是起身,慢步徘徊,吟诵着左思的《招隐诗》。忽然间想到了戴逵,当时戴逵远在曹娥江上游的剡县,即刻连夜乘小船前往。经过一夜才到,到了戴逵家门前却又转身返回。仆人问他为何这样,王子猷说:“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夜晚想念朋友了,如果等到天亮再去拜访,心里就会有不满足感;见了面,像陈毅与齐仰之一样秉烛夜谈“三天三夜”,又显得有点用力过猛;连夜前往,到了朋友家门口却又转身返回,既满足了自己的兴致,又不打扰朋友休息,这才是“恰到好处”的“小满”。
过犹不及,做人和做事都一样,并不是越多越好,越满越好,过满和不满的效果其实是一样的——春秋时期的范蠡就深谙此道。范蠡曾经辅佐越王勾践复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二十年后“三千铁甲终吞吴”,就是范蠡一手导演的。勾践成就霸业之后,范蠡深感鸟尽弓藏,于是功成身退,化名鸱夷子皮,一边经商,一边泛舟五湖,期间三次成为巨富,又三次散尽家财。从辅助勾践称霸到散尽千金,范蠡时刻让自己处于小满的状态。正是这种小满即安的心态,使范蠡最终成为同时代少有的人生赢家。
“人生最好是小满,花未全开月未圆。”小满,甚好!